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災后心理治療正在四川地震災區進行。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張侃預計,汶川大地震中直接和間接受到心理傷害的民眾及救災人員將不少于50萬人,有些會留下長期的心理問題。盡快并有效地對他們實施心理救援,是救災中的一大當務之急。
記者專訪了多位心理學專家以及“三農”問題專家,以下是他們提供的心理救援建議。
心理救助宜早不宜遲
“現在是對災區進行心理干預的最好時候。過了這個時期,可能會出現很嚴重的后果。”臺灣外展教育中心執行長廖炳煌對記者說。
廖炳煌經歷過臺灣“9·21”大地震,參與了當時的義工服務,具有豐富的心里輔導經驗。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正在上海培訓即將赴災區的50名大陸心理咨詢師。
1999年“9·21”地震發生時,廖炳煌就在離震中臺中南投縣不到50公里的家中,為剛剛去世的祖母送別。他聞訊后馬上聯系自己在暨南大學的校友,組織人馬趕往重災區。到達后,他被眼前的慘狀所震撼:到處是殘垣斷壁和挖出的一具具尸體;一些失去家園和親人的幸存者精神崩潰。
“當時老師能做的,就是把孩子集中到大樹下。他根本沒辦法上課,不是孩子們在吵鬧,而是因為他們太安靜了——所有人目光都是呆滯。”廖炳煌馬上組織了120個暨南大學的志愿者,教他們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跟他們進行互動、做游戲。
美國華盛頓大學一位研究印尼海嘯災民的心理學專家凱耶斯指出,這類大災難對人們造成的心理損害十分巨大,許多人可能終生難以復原,潛藏在心中的恐懼和憂慮難以消解;如果他們能得到及早救助的話,心理狀態可望得到一定改善;事發半年是一個關鍵期,及時的心理救援可防止群體性心理健康危機的爆發。
災民可“抱團”進行心理自救
美國心理專家根據在“9·11”后所積累的經驗認為,幫助災民結成“互助組織”,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式,原因是大災難受害者人數眾多,短期內不太可能進行一對一式救助。在一個群體中,總有一部分人更堅強、更明智,他們戰勝恐懼、開始新生活的心理歷程也更有說服力。有必要讓這部分人在互助組織中充分發揮作用。
唐山大地震后,災民之間相互的撫慰和救助,是當時最重要的心理疏導形式。災難社會學研究者、河北理工大學退休教授王子平告訴記者,那時還沒有心理干預一說;災民的心理救助除了中央政府發來的慰問信、傳達的政策外,相互的“心理自救”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王子平本人也是唐山地震幸存者。他說,當時醫護人員在救治傷員時,也會進行一些心理輔導,但沒有專業的心理醫生;鄰居之間和暫時合住在一起的陌生人都會相互支持、相互撫慰。
廖炳煌在對“9·21”地震的受災學生進行心理干預時,會和學生家長聊天。他發現家長們“本能地”做了件很正確的事:“我問他們,你們有什么可以幫到孩子?一些家長跟我說,我們開始串門。”
災后家長們曾有一段時間不自覺地自我封閉起來,連鄰居都不愿意接觸,領賑災食品時也不愿與人交流,拿了東西就走,大人小孩都一樣。“互相串門證明他們已經開始有了互動,這是好事。”
在四川災區,有些NGO的做法對災民心理重建很有幫助。廖炳煌介紹說,慈濟功德會把米、面帶進災區后,請災民一齊動手煮飯。“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做法:你如果不自己動手,光等人家的東西,你可能會進行一些比較:為什么他有兩包方便面,我只有一包?一旦開始動手做事,他們會想:我煮了一包面,這是我的勞動,就不會進行攀比。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開始。”廖炳煌說。
兒童受的心理創傷通常最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兒童心理學家杰弗瑞·吉爾認為,建造臨時學校一個有效辦法;受災的兒童容易感到恐懼,很希望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環境,而學校是能幫助他們喚醒家庭意識的重要場所,因此盡可能快地建造臨時學校能幫助平復心理創傷。
針對農村災民的求助特點
農村和山區是這次地震的重災區,而以往的心理治療大多針對城市人群。對此一些專家表示擔憂。
“一個上海的心理醫生,和一個四川的農民對話,兩個人可能互相聽不懂。”上海社科院張結海教授對記者說。他建議,一個上海的心理治療師,可以搭配一個會講四川方言的人一起開展工作;對農民進行心理救援時,“使用的語言和音像材料要有特殊針對性”。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三農”研究中心副主任馬懷禮認為,“鄰里關系是中國農村最重要的關系之一,所以面對災難,鄉親之間的安慰起很大作用。”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的鄢慶豐也覺得:“對于川西農村的人來說,公共生活在他們日常中的比例很大。”其表現就是茶館里熱鬧的麻將和頻繁的廟會。
地震前,鄢慶豐剛到綿竹大乘村作過調查。大乘村有10多家茶館,農閑時節全是打麻將的村民。大乘村有7座廟,每個都要辦若干次廟會,每次都有很多人參加。大家在一起喝茶擺談打麻將,是村莊熟人社會最好的社會交往和心理按摩方式。
“在日常生活被殘酷的災難和死亡打斷時,傳統的儀式最能安撫生者。”在鄢慶豐調查過的大乘村,村民們已經為死者舉行了葬禮。“對中國農民來說,隆重的傳統儀式就是一種最好的安慰。他們的心理會得到暗示:死者就此進入另一個世界,生者則開始繼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