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娃死了,你能不能讓它活過來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一個階段,因此就不能忽視相應的教育。兒童會對死亡有一定的思考和反應,他們會提出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和家長應該認真對待。如果回避這方面的教育,那么兒童就可能會對死亡產生誤解。我們有必要尋找合理的應對措施,使兒童頭腦中出現的問題一一澄清。兒童的身心尚未成熟,對于如何幫助孩子了解生死,格外要注意技巧。

  鼓勵孩子“說出來”

  鼓勵孩子主動說出心中的想法,別只顧著自己說活。就像心理醫生面對前來咨詢的人一樣,重點在于聽患者講出他(她)心中的感覺,而不是讓醫生講。同樣道理,要多聽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成人喋喋不休。因為孩子大部分都處于話語權的"弱勢"地位,比較被動,所以要多多了解他們心中的想法。如果孩子覺得很難過,就鼓勵他(她)將心中的難過釋放出來。要隨時知道他(她)的反應,不能只是單向的,都是大人在講。用心傾聽孩子心中的想法,對于教育者對癥下藥,是重要的前提和準備。

  適當的態度

  對孩子的教導,要敏銳而帶感情,但不要感傷或矯情。這一點非常重要。教育者不能冷冰冰,不帶感情地說:"死亡沒什么!"尤其是不能說:"死亡就是以后你沒媽媽(爸爸)了。"這樣會傷害幼兒的感情。但同時也不能太濫情,小孩子本來并不怎么悲傷,但被成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可能反而感到死亡很恐怖。所以,雖然要帶感情,但也不要太感傷,要適度而行。

  避免形成錯誤概念

  傳統上的一些委婉說法,會讓孩子形成對死亡的錯誤概念。國外的研究表明,3歲左右的孩子最容易對成人的委婉說法形成錯誤概念。成人往往會處于保護兒童的目的而簡單做答(也是推托)。兒童受理解水平所限,會更加困惑和恐懼。如果這樣對孩子解釋某個長輩的去世:"某人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去了。"那么孩子有可能就會害怕旅行,或者對父母出差有恐懼感;如果這樣解釋:"某人是在靜靜地睡覺。"那么孩子可能會抵抗睡眠。委婉說法會造成孩子的認知混淆和對成人的不信任。孩子更愿意聽一個不完整但是誠實的答案,而不是成人的不信任。如果家長放心地告訴孩子一個答案,如:"某人死了,我們再也見不到他(她)了……"同時向孩子說明會永遠愛護他(她),直到他(她)長大。這樣有助于營造一個開放的氛圍,孩子以后也會問教育者更多的問題。

  避免專業化的解釋

  也就是說,別長篇大論,說了很多的醫學名詞和學術術語,但是對孩子卻沒有幫助。當孩子問你關于死亡的問題時,你可以先問他(她):“你怎么會想到這個問題呀?是不是有什么特別原因啊?”通常你問孩子,他(她)就會講的;但你若不問的話,只是根據他(她)的表面提問,以大人的想法一再回答,并不會真正解決他(她)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有個小孩子在公園里玩的時候,不小心把一只青蛙打死了,他就叫來爸爸,問:“它是不是死了?”爸爸回答:“是,它是死了。”小孩接著又問:“能不能讓他活過來?讓它像原來一樣蹦蹦跳跳的?”爸爸說:“不行了。”然后小孩就開始問:“那什么是死?”這個爸爸剛好是個醫生,就講了很多醫學上什么叫死,在科學上什么叫死。講了很長時間,小孩子很不耐煩,開始大哭了起來。爸爸雖然是醫學專家,但不是兒童心理專家,就問:“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孩子回答:“會不會突然有一天有顆石頭,在我走路的時候就把我砸死?”這是成人的頭腦不會想到的,但正是小孩心中所想的。當然這時候,爸爸就應該安慰他說:"不會的,你不會死,不會受到報復"等等。

  所以,如果孩子問到具體的死亡問題,一定要先知道他(她)內心本來本來的意思,要針對他(她)真正想了解的方面,進行解釋和安慰,才能真正地消除他心里的陰影。以孩子能了解的程度來討論,而不是使用專業術語的描述。換言之,要看孩子是幾歲,一般他(她)能聽懂到什么程度,再以他(她)所能了解的程度來解釋。

  總之,當你意識到生死教育的重要性,當遇到相應問題時,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而不是一味地搪塞和躲避。正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生死教育,有利于讓他們及早懂得回報父母的愛,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