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愛你的孩子:5個好的方式

  有一天我和幾個父母在聊怎樣愛孩子,如何管教孩子之類的話題。在交談當中,我發現現在的父母真的很愛孩子;可是我又不禁有些疑問;到底現代父母愛孩子的觀念和方法,是否正確呢?

  舉個例子,有位母親說:“在我小時候,家里很窮,日子過得好苦,我永遠記得那種想起來仍會害怕的苦日子,那種記憶,有時還會在夢里出現。我想,我真的是被嚇倒了,我的童年就像一場惡夢。所以,現在我的日子好過了,我要我孩子的童年是無缺的,他要什么,我就給他什么,我要他能擁有一個甜美的童年。”

  又有一位母親說:“以前,我的父母管我管得好嚴,一點自由也不給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一直到結婚之前,我過的仍是拘束而不自在的日子,所以現在我給孩子絕對的自由,因為我知道自由和感覺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當然,我向來鼓勵“愛,不怕給得太多”,可是在完全的“甜美”和“自由”的背后,是否也隱藏著父母本身無法控制的問題?于是,我也深思著這么一個問題:愛的觀念,應如何才正確?愛的方法,應如何才有益于孩子呢?

  愛與管束是獨立的兩件事

  我們中國人常說這樣的話:“他啊!就是太寵孩子了、太愛孩子,根本不管孩子,反而害了孩子。”或許,你正好也說過類似的話,是嗎?或許,你也聽過別人這么說你,不是嗎?另外,我也曾在一本探討愛與管教的書上,看到過以下的句子,書上說:“過份權威而缺乏愛的管束,會使孩子內心充滿恐懼,而失去養成自主、自尊的機會;然而,愛得豐富卻沒有其它管束,孩子也會缺乏生活的規范。”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我們拿以上的觀點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大多數人都以為愛和管束就像一個天平稱的兩端,永遠是一邊高、一邊低,當愛得太多就管得少;當管得太多就愛得少。可是,我們再仔細思量,愛和管束真的是一體兩面嗎?愛得太多就是“管”少,而管得太多就是“愛”少嗎?

  就我個人的看法,“愛”和“管束”根本就是獨立的兩件事,你可以很愛你的兒女,同時也可以給他很多管束;你可以不愛他,卻依舊管束他;你也可以不愛他,也不管束他。所以“愛”和“管束”是兩件事,而非“愛多就管少,管多就愛少”;愛和管束是不相互關聯的,這也是我提醒父母親的一個觀念,請千萬要理清。

  更簡單的分析,“愛”是父母獨生女之間的一種“天性”,父母可能愛而不管,卻不會只管不愛;只會管而不肯愛時,這樣的家庭組合,基本上是有問題的,例如兒女不是親生的,或是父母在心理上出現了某種障礙等。

  父母對獨生女之間的愛和管束是不沖突的,你可以非常愛你的孩子,當然也可以嚴格管教你的孩子,只是管的時間、地點以及如何管,分寸之間的拿捏就必須由父母智慧地去掌握了。

  愛孩子的本身,而非愛他的條件

  此刻,你應當明白,“愛”和“管束”是兩碼事了,現在我要再提出一個觀念——怎樣愛才算正確?相信每一個觀念——怎樣愛才算正確?相信每一位父母都知道,父母獨生女之間的愛是一種天性,是沒有條件,也沒有理由的;所以就請你“沒有條件、沒有理由”地去愛你的孩子吧!

  我們常會聽見這樣的話:“寶寶要乖、要聽話,媽媽才愛你,才帶你去看電影;寶寶要是不乖、不聽話,媽媽就不愛你,也不帶你去看電影了。”當然這樣的說法,也可以達到管束的效果,可是卻會帶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觀念,孩子會以為:“我要乖,媽媽才愛我;我不乖,媽媽就不愛我了!”然而,孩子不乖,也不可能改變他是你兒女的事實,所以,請不要再用條件交換你對孩子的愛了!

  真愛是有目標的,那就是愛孩子本身,而不是愛孩子的條件,如聰明、乖巧、好成績等等。你愛孩子只因為他是你的孩子,沒有理由、沒有條件;如果父母能秉著這樣的信念在愛孩子,相信問題就會較少發生。

  當你知道什么才是“愛”之后,我想再談的是愛的方式。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因為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由于他的表現,所以在愛的方式上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表現,但不可以否定孩子的本身:

  我們常會發現,當孩子不小心闖禍時,父母會很過份地責備孩子。譬如,孩子不小心弄翻了湯碗,媽媽即責備說:“你啊!真是笨喲!我小時候(或別人家的小孩)也不會像你這樣,簡直笨得可以!”又如,一個小男生不敢去參加運動會的比賽,做父母的可能說:“你啊!真沒出息,這么沒出息,就不要當我的兒子!”于是,孩子即可能在父母的不斷責備下而愈來愈笨,愈來愈沒有出息了!

  其實,父母責備孩子并不應代表“不愛他”,你還是愛他的,可是這種責備會使孩子喪失自信,很可能就從此成為父母口中的“笨蛋”和“沒有出息的人”了。

  父母有責任向孩子指出他錯誤的表現,并督促和鼓勵他糾正,但千萬不可否定孩子本岙,別以為他年紀小不懂事,而忽略了,父母適時提出意見,讓孩子去思考、改正,這才是“愛”的方式。順便提醒父母,千萬不要給孩子取“小傻瓜”、“小笨蛋”的小名,否則你會后悔這竟是一語成懺啊!

  二、多贊美孩子本身,尤其是他的行為:

  這是一個激烈的社會,于是父母常有機會“獎勵”孩子,尤其孩子的成績好的時候,衣服、鞋子、腳 踏車等,父母是很舍得給的。

  當然,父母獎勵孩子并沒有錯,可是在無形中,卻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觀念,他會以為:“只要我成績好,父母就會對我好。”于是,他就會想盡辦法去爭取所有的成績,以得到父母的贊美鼓勵,事件發展到這樣,使得愛變成條件的愛了。

  而令人更擔心的是,有些好品德卻沒有好成績的孩子,卻永遠被父母所忽略,得不到父母的贊美,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為人父母者應放棄“功利”的觀念,主動地贊美孩子,無條件去愛,愛孩子本身,而不是愛他的表現和成績。父母應讓孩子明白,如果有一天他走錯了路,父母仍然會愛他,等他走回康莊大路。

  三、愛,要讓孩子知道

  有些父母十分愛自己的孩子,卻又偏偏表現得很冷淡,使孩子不敢接近。我認為,父母愛孩子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除了言語上表現之外,在生活上也應隨時傳達你愛他的信息,如拍拍他、抱抱他,和他兩眼平視、地位相等地談,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如果你真的愛他,也請不要強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或在別人面前訴說他的不是,體諒他,這就是愛他。

  四、平分你的愛

  當你有兩個孩子時,請平分你的愛,很公正、公平地對待他們,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你的“最愛”。但請不要在老大面前說:“我最愛你!”這樣會引起孩子的爭風吃醋;你應該說:“媽媽當然愛你,你看你的身體多健康!媽媽也愛妹妹,你看妹妹的眼睛多可愛啊!媽媽也愛弟弟,你看弟弟笑起來多好聽啊!媽媽愛你們每一個,你們每一個都是媽媽的最愛。”

  五、和孩子分享你的一切

  無論是責任、榮譽、悲傷、難過、以及金錢,從小應灌輸給孩子“你是可以和他分享的”,你之所以和他分享,沒有理由,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你是愛他的,愿意沒有任何條件地與他分享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