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禮,從小做起

  當彬彬有禮的“紳士淑女”,不但是社交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風度”,他們會一生受用無窮。因此,在美國的幼兒,禮儀訓練一直是個重要的課程。

  溫文爾雅的辭令——“請”和“謝謝”

  禮儀總要從禮貌用語開始,所以不論吃點心或玩玩具,只要他們與別人接觸,我就會利用機會盡可能教他們多用“請”和“謝謝”。如:“請給我湯匙。”孩子拿到后,如果忘了說“謝謝”,我會提醒:“別人幫助了你,該怎么說?應說‘謝謝’。”然后要孩子跟著重復,讓這些禮貌用語成為孩子們日常詞匯的重要部分。

  社交規則——“分享”、“輪流”和“等候”

  兩歲的特利一人抱著兩個小球玩,同歲的沙沙小手指著球,用眼神向我求援:“我也想要。”我便對特利說:“特利與沙沙一起分享,一人一個球,好嗎?”我專門使用“分享”這個詞,目的就是讓特利明白它的含義:“我有,別人也應該有。”社交中另一個重要概念是“輪流”。對于兩三歲的幼兒,“輪流”的概念需要反復練習才能逐步滲透到其意識中。如孩子玩電腦游戲,我們規定每人15分鐘,鬧鐘一響,就輪到下一個。有的孩子時間到了還不想離座,我就強調道:“你已經玩了15分鐘,應該輪到其他小朋友了。”而如果別的孩子正在玩著,但有的孩子等不及,想立刻坐上去,我就會耐心地引導孩子明白等候的規則:“別的小朋友正在玩,你要玩,就站在旁邊等。她不玩了,才輪到你。在這里,人人都必須遵守‘輪流’的規矩。”

  不打斷別人說話

  一次,我正和一個家長說話,4歲的亨利走了過來:“老師,我的鞋帶松了。”我并沒有馬上幫他,而是說:“老師正在談話。談完了,我會幫你。”過后,我告訴他,打斷別人的談話是不禮貌的,“但如碰到緊急情況,比如要上廁所或感覺不舒服,要馬上說。不過一定記住:打斷別人的談話時一定要先說‘對不起……’”

  學說“對不起”

  這是3-5歲孩子禮儀學習的一個重點。埃侖精心砌起來的積木大樓被莽撞的杰克碰倒了。“我不是故意的。”杰克辯解道。但我堅持要他向埃侖說“對不起”,我提醒他:“上次,雷諾不小心把你的積木撞倒了,他也不是故意的,但你很難受,記得嗎?他說‘對不起’后,你感覺就好多了,是不是?”希望藉此啟發他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體驗別人的感受。

  寫“回謝卡”

  有位家長過年時給班里20多個孩子每人送上了一份禮物。我看得出大家都很開心,但因為不想他們只是自己開心而已,我帶著孩子們一起制作了“回謝卡”,還手把手地“教”每個孩子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把這種開心以感謝的形式傳遞給對方。

  這樣做是為了養成他們感恩的心態和習慣,惟其如此,以后的路上,他們收獲的快樂才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