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我覺得主辦領養的單位可能需要對認養者篩選一下,他們是真的需要這個孩子呢?或者只是當做援助來認養這個孩子,有些人把認養孩子當做像捐款一樣,因為一時的熱忱和你真正有這個需求是不同的,養育孩子是好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事情,可能因為這次重大災難讓你一時熱血沸騰,想要去認養這些孩子,這和真正需要孩子的不同,可能也是主管單位要考慮的事情。
對這些孤兒,這是最讓我難受的地方,特別是年紀還比較小的孤兒,雖然我是搞心理治療的,但我覺得對他們來說,排名第一重要的不是心理治療,而是強大的物質保障,比如說政府的關心,善款,幾十億、幾百億的錢在他們身上的使用,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住房、學習和生活條件,這本身就已經包含了很多的精神力量,物質是包含精神的,就像精神有時候可以創造物質,是一樣的。
我覺得這是第一位的。第二位,剛才許老師已經說過了,對大人和對孩子的處理原則基本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有方法上的些微差異,當然對大人我們可能更多是通過語言,而對孩子更多是通過非語言的形式,比如繪畫、擁抱或其他一些方式,但是原則是一樣的,最開始還是要讓他們恢復安全感,掌握確定性,讓他恢復對周圍環境的控制力。
還有一個更加特殊的,對成人PTSD的觀察,有些人可能在短期內處理一下就可以了,但對有些人是很長時間的。但對孩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不僅僅是消除他創傷后的問題,還涉及到對他人格成長的支持。因為孩子處在人格形成的階段,如果他沒有穩定的人際關系的連接,跟父母親的關系,最重要的就是因為這個關系穩定,但父母不在了之后,如果今天這個醫生去看他一下,明天那個心理醫生看他一下,沒有穩定的心理連接的話,也會讓他在內心里產生極度不安全的感覺。
回答專家:曾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