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仔丸”幾成“奪命丸”
“多仔丸”是克羅米芬等促排卵藥物的俗稱,大多用于治療不孕不育。浙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浙江省婦女保健醫院生殖教授黃荷鳳教授說:“目前國內一些地方多胞胎的出生率有所上升,其中,醫源性多胎是主要原因。”一些地方的育齡婦女為了能夠生育雙胞胎甚至多胞胎,頻繁服用“多仔丸”,造成不良后果。
浙江大學附屬婦產科
醫院藥劑科主任虞和永說,“多仔丸”一類的促排卵藥物最早應用于輔助生殖技術。由于早期的輔助生殖技術泛濫開展,用藥水平不高,一些基層醫師、藥師和治療不孕不育的機構濫用“多仔丸”,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多胎現象的增加。
受利益驅使,不少藥店竟公開出售“多仔丸”這種受醫生處方嚴格控制的藥物。藥店在出售這種藥物時,不僅不索要處方,甚至可以出具這種藥品的注冊證明和檢驗證明。
專家說,服用“多仔丸”可以改變育齡婦女的排卵狀況,從而提高懷上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幾率,但早產、死胎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大。
山東菏澤李先生的夫人曾因服用“多仔丸”,多胞胎過早夭折。
去年12月3日李先生的妻子入院時向醫生介紹病史說,她懷孕前服用了一種據說可以生雙胞胎的藥物,沒想到一下子懷上了四胞胎。12月8日,四胞胎降生,但全部出現嚴重器官發育不全,只好送入新生兒監護室搶救,最后四個嬰兒夭折。
濫用危害巨大
“自然受孕的雙胞胎發生率為1/89,三胞胎的自然發生率為89的二次方分之一,四胞胎的自然發生率為89的四次方分之一。”黃荷鳳教授列出這樣一組數據。
她說,一般育齡婦女每月只排出一個卵子,服用促排卵藥物后可以促使一次排出多個,如果這些卵子同時受精,就會懷多胞胎。但單純以多胎為目的濫服促排卵藥物,排出的卵泡數無法控制,且服用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
黃荷鳳教授說,盲目服用“多仔丸”,可能引起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使雌激素明顯上升,引發代謝異常,甚至出現胸水、腹水、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者甚至可能因為顱內血栓成為
植物人。
濫用“多仔丸”除增加孕婦的危險之外,還可造成胎兒發育遲緩、體重過輕、智力發育滯后,容易發生畸形,出生后的嬰兒易患上腦癱、視網膜病變、聽力障礙、癲癇等疾病。
子宮承受能力有限,多胞胎分享母親的一個子宮,容易使子宮超出承受力,此時胎兒便容易流產、早產。即使順利出生,也多數是低體重兒,孩子的身體、智力發育情況會受到影響。
調查表明,濫用“多仔丸”,將導致孕婦流產率增加10%,早產率增加20%,胎兒死亡率達135%。。
呼吁自然生育
由于一些育齡婦女通過非正規渠道獲取促排卵藥物,造成“多仔丸”類藥物流行。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藥學會繼續教育與科普部周穎玉主任說,近年來,醫院里生雙胞胎甚至多胞胎的人數在增多。盡管很多夫妻想多生孩子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這種人為藥物干預的辦法不僅有悖于我國相關條例,更嚴重的是,它違背了自然生育規律,如果濫用,后果嚴重。
首屆全國婦產科藥學大會4月中旬在杭州召開,主題為呼吁關注和解決“多仔丸”等藥物濫用問題。周穎玉說,作為主辦方,中國藥學會希望借本次會議,召集全國正規醫院的婦產科醫師、藥師,以“一對一”、“點對點”的方式,更新他們的醫藥知識,共同探討怎樣規范輔助生殖技術、規范合理用藥。同時希望醫院的醫師、藥師可以成為宣傳合理用藥的“志愿者”,引導公眾自然生育。
周穎玉說,輔助生殖是一個龐大、復雜的體系,具備了多樣性、系統性和個體差異性等特點。也就是說,在正規醫院接受輔助生殖的治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周期,在這個周期內,用藥的精確度要求非常高。同時,在一個變化著的周期內,用藥不能出現紕漏。因此,公眾如果需要接受輔助生殖治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專業醫師,不可隨便在一些非正規的治療機構、小診所接受治療,更不可濫用“多仔丸”一類的藥物。
黃荷鳳教授認為,除了規范市場上的促排卵藥物,規范輔助生殖技術也刻不容緩。她認為,輔助生殖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回歸自然:即采用不孕婦女自然周期的卵子培育,每次只移植一個胚胎,保證單胎的健康成長。這樣做不僅保護了孕婦,也保證了新生兒素質,有利于人口素質提高。,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