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劍平因出生后5個月就患有腦炎,進而引發了小兒麻痹癥,醫生一度勸其母再生一個,詣在將他放棄。然而,杜劍平的母親就是不服輸,回家后,她到處求醫問診,甚至不惜用一些民間的土偏方為兒子治療,可能是母親的執著真的起了作用,杜劍平7歲時,有一天突然踉蹌地扶著墻站了起來……母親從兒子的這一變化中好象發現了什么,于是帶著他來到一條小溪邊,想試著教孩子學游泳。誰想小劍平一到水里,四肢靈活多了,就這樣,她和母親在水中玩開了。
上初中時,學校老師告訴劍平的母親,說杜劍平的文化課很好,如果體育成績突出,就能加18分,這樣就可能考上中專。母親想起了兒子的游泳特長,便稍加訓練了一番,誰想在第一次比賽中就獲得了第五名,這讓小劍平的信心倍增。從此,他正式進入了體校,在教練趙玲玲的指導下專門練習游泳,并獨創了至今稱霸殘奧泳壇的“劍平式”。
摘取金牌后,杜劍平對記者說:“我的啟蒙教練是媽媽,我感謝她!”
■失去母愛的孩子,雖肢體健全但心靈殘缺
5年前,在一次心理咨詢中,我接觸到一位母親,她說兒子雖剛滿18歲,卻已經進出派出所多次,不僅逃學、打架,而且還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卡車司機……后來經過進一步了解才知道,這位母親剛生下兒子的時候,因與先生不和而拋棄家而去,把不到2歲的兒子扔給先生,自己在外地又成了家。十幾年來,她沒有主動和兒子聯系過,兒子只要一說想來看她,她就百般托辭說沒時間,直到后來頻頻接到原籍街道和派出所的電話,才不得不來找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她坦言,自己是打算把兒子送到青少年管教中心,讓老師嚴格地看管起來,同時得到犯罪心理學家們的指導。談話中我感覺到,這位母親還是想借助心理外援把兒子推開,同時也想盡一份母親的責任。而她的所謂責任,并不是真正的母愛。于是我建議她把兒子接到自己身邊,天天陪著他一起生活。開始這個男孩子很不適應,甚至處處刁難媽媽,但這位母親與我有言在先: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無條件承受兒子的一切。因此她忍氣吞聲地讓兒子在自己身邊生活了半年。
可突然有一天,他發現兒子半夜還沒睡,悄悄走到臺燈前一看,兒子正在看高中課本,當他看到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媽,我想上學,可我的基礎太差,你能不能幫我找一所補習班,等我以后掙到錢,一定還你學費……”
如今,這個男孩子已經上了警校,他說畢業后想回到家鄉當一名警察,幫助當地的、和自己當年一樣的孩子走上正路。
■母愛能夠治愈肢體和心靈的殘缺
其實,心靈的殘疾和肢體的殘疾一樣,都是生命中的逆境,然而,從上述兩件事中不難看出一個相同之處:母愛的力量可以讓絕癥起死回生!
那個當年的小霸王,已經被環境拋棄,這多像醫生對幼小的杜劍平放棄治療,而小劍平的童年雖然喪失了健全的肢體,卻得到了無微不至的母愛,因此,他的心靈是健全的,這種健全讓他一步步超越自我,最終拿到自己的人生金牌。而那個當年的惡少,他的肢體雖然健全,卻因失去母愛而導致嚴重的心靈殘缺,這種殘缺讓他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自殘之路,而也是母愛挽救了他,在生命的最后底線,他吸吮到了母親的乳汁,只要一口,就把他救活了!
因此母子關系被稱為人類第一愛,這不是心理學家們的憑空臆造,而是因為:兒子生于母體、吸吮母乳、感受母愛——母親是他的生命源泉,母親的愛沒有絲毫條件:不會因為兒子是殘疾就拋棄他,不會因為生育和哺乳的痛苦就抱怨他。所以,母愛決定著兒子的生命質量,正如上述事例所述,既可以把一個肢體殘缺的兒子送上冠軍的領獎臺,也可以讓一個心靈殘缺的兒子走上正路。(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