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在生活中,不少父母出于對孩子的關心,對于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了解,都要干預,有時不顧孩子的切身感受,強行了解孩子的小秘密,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傷害。這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孩子雖小但畢竟是人,人就有人的人格。不管是誰都應尊重別人的起碼人格,也包括自己孩子在內。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方法,已經開始思想,他們心中有一些秘而不宣的東西,并不喜歡他人知道,更不愿意別人干涉,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感受變得越來越強烈。做家長的要尊重孩子的這些隱密,不要去追問他們。當孩子認為這些“秘密”需要他人了解的時候,會告訴家長和他人的。如果家長一味地,甚至干出有傷孩子心理意愿的事情,那孩子一定十分傷心。他可能認為自己在家中沒有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放棄對美好事業的追求,心灰意懶,喪失不斷進取的積極性。


  孩子心中的“秘密”五花八門:有的“秘密”是暫時的,他們想讓家長或別人在他們的成績面前感到驚訝。但有些“秘密”則是比較長久的,有的則是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比如,電影《泉水叮咚》中那個叫“木頭”的小女孩,對后母存有戒心,她很愛自己的生母,對生母的感情很深,在自己的小盒子里珍藏著媽媽的照片和禮物。這種“秘密”是藏在內心深處的,不輕易暴露,只有細心觀察才能感覺到。對這種事情不要急于追問,或動輒打罵,這無益于孩子心理意愿的轉化。這樣的孩子需要用行動和情感去感化。當“木頭”經過若干事情,真正體會到后母對自己的一片深情后,也就自然地吐露了心中的“秘密”。孩子心中的“秘密”也可能會有不夠健康的東西,這更需要家長尊重孩子的“秘密”,更多地去關心和理解他們,更多地進行正面教育。這樣,孩子才會自覺接受家長的批評,并心悅誠服地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