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悅悅有弟弟和妹妹呀!”每當旁人夸獎10歲的女兒懂事時,在電力系統工作的周文芳總會這么說。面對旁人一臉的驚訝,她又笑開了:“我有3個孩子,我的女兒有3個媽媽。”原來,數年的“媽媽同盟”讓周文芳受益匪淺。
周文芳告訴記者,上大學時她有兩個鐵桿好友。但3人畢業、找工作,相繼結婚生子,聯系越來越少。“那么多年的友誼淡了多可惜。”在孩子兩歲那年,得知朋友有空,她便以“取育兒經”為由,抱著孩子去好友家,或是主動邀請好友到自己家。這之后,3個好友達成了共識:每周帶著孩子聚一回。
孩子們長大了,媽媽們也見到了好處。年齡相差一兩歲的孩子們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在伙伴群中長大的孩子,學會了謙虛、禮讓、大方。如今,3個小家伙在學校里都當上了班干部。“平時孩子們在一起吃東西,都是爭著先分給家里的長輩,然后自己再吃。這在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里是很難見到的。”周文芳說,3個媽媽、3個孩子就像是一家人。臨近考試時,媽媽們就輪流負責帶3個孩子一周,讓孩子們交流學習心得、相互促進,給他們創造好的學習氛圍。平時,誰有事,打個電話就能給孩子找到好去處。
孩子在一起也會起爭執,周文芳和好友卻將它視為“珍寶”,“孩子們的事交給他們處理吧。”有時孩子們吵作一團,媽媽們也不去理會,沒幾分鐘小家伙們就和好如初了。“‘媽媽聯盟’的好處遠不止這些。”周文芳說,朋友之間的友誼加強了不說,還省了不少錢,孩子們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是公共的。而且,孩子從小有這么好的朋友彌足珍貴。
每當聽到同事抱怨獨生子女教育難時,周文芳都會推薦自己的做法,“這個辦法簡單易行,需要的是耐心、愛心和熱情。”(趙莉 劉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