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至3歲的寶寶玩遊戲

        0-3歲是早期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是進行快速學習的好時機,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不要等到孩子該上學了才考慮這個問題,那時學習的關鍵期早就過了。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現行的教育制度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整個社會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認識。

  1歲寶寶

  會走,會用筆在紙上戳點,會說“爸爸、媽媽”這些特指的詞,知道把口朝上的蓋子蓋在瓶子上,有對應意識,穿衣服時能主動配合,有配合意識。

  寶寶的思維:1歲的寶寶是個小小活動家。由于爬、站立和行走的技能日益增強,他可以滿屋子到處探索周圍的環境了。家長應該滿足他的好奇心,鼓勵他的探索活動,贊賞他在房間里的每一個“新發現”。于是你必須重新整理一下房間,消除任何不安全的隱患。對于有危險的東西,與其大喝一聲“不許動”,倒不如放到他夠不著的地方,或者立刻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以免傷害他正在萌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和寶寶一起玩:寶寶一旦開口說話,說出1―2個詞,就會常說不停。在他心滿意足地擺弄著手上的小玩意兒時,便時常滔滔不絕地說著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話――這是他創造的獨特的言語游戲。這種練習說話的自娛游戲通常會持續到1歲半。此時最好不要打斷他,而要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并尋找加入與他談話的機會,教他說出真正的詞匯來。

  推薦活動 家長可以為寶寶做一些按摩操,如穴位按摩、捏積。多注重爬行練習,這可以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許多孩子大了之后成績不好,不是智力原因,而是感覺統合失調。這一階段應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以為孩子一哭就是餓了,要多和孩子交流,多抱,多逗笑,多說話,開始情商的培養,多給孩子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歲寶寶

  能說兩句以上的兒歌,會一頁一頁地翻書,能連續翻三頁以上,而且知道正著看書,知道3種以上常見物品的用途。

  寶寶的思維:寶寶玩玩具的活動,包含了動作技能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接近兩歲的嬰兒,對玩具的興趣更濃,玩的方式也在變化,他已經能夠玩比較復雜的玩具,對玩具和游戲也開始運用自己的分辨能力,并加進了自己想象的成分。

  和寶寶一起玩:如果給23個月的寶寶一個玩具電話,他不再像剛滿1歲時那樣往地上扔了,他會對著話筒嘰嘰咕咕地“通話”,他也會幫小布娃娃脫衣、穿衣、洗臉、洗澡,忙得不亦樂乎。這種最初的角色扮演游戲表明寶寶已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這一時期是充分利用玩具教育寶寶的大好時機。這意味著你不應隨時隨地用玩具教孩子學知識,比如孩子拿起圓形玩具,你就要求他記住“圓形”,這樣刻意追求用玩具作教具,會使玩具失去原有的意義,減少了玩的樂趣。

  推薦活動 這個階段孩子手的靈活性強,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小百寶箱,里面放各式各樣的小玩具,不一定是買的,也可以自制,比如小乒乓球、小瓶蓋等,最好是一動就有變化的玩具,這樣能使孩子有興趣,同時激發他探索的欲望。

  3歲寶寶

  兩腳交替跳離地面5厘米以上,會折紙,而且邊角比較整齊,能做簡單回答,可以進行交流,有數字概念,會扣扣子。

  寶寶的思維:3歲寶寶的興趣表現和個性特點已經明朗,容易發現。例如喜歡音樂的孩子特別愛聽錄音機和電視的音樂部分,喜歡哼哼唱唱,走近擺弄樂器的人。對畫畫有興趣的孩子喜歡顏色,喜歡拿著彩筆亂畫亂涂,除了會畫圖形外,還會畫自己想畫的飛機、汽車,會對事物的特點作夸張性的描畫。

  和寶寶一起玩:3歲孩子個性表現已很突出,有些孩子不合群,要獨占玩具和用品,稍不如意就發脾氣;另一些則畏縮躲避,只會哭不敢與人接觸。家庭的影響很大,要充當顧問的角色,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引導孩子保持正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孩子的社會行為和人際關系對孩子今后的學習和事業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