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當年,我們的父母喂我們吃飯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是:“以前我們是沒吃,你們有得吃卻不要吃。”但當時兒童食品種類比較單一,牛奶、奶糕、大米、肉類等食品有些還得憑票有限購買,牛奶吃完了就得換奶糕,口味不符,不吃也勉強算個理由。可現在的孩子遇到的問題是,只要他想吃,就給他買,奶粉是進口的、大米、肉類等應有盡有,可是孩子仍死活不要吃或者吃飯的時候挑挑撿撿。
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這些孩子是有“共性”的,表現為:吃兩口飯就不想吃了;只吃某幾種食物;他說吃這個,等你準備好了,他又改主意了;喂飯必須使出渾身解數。
為此,營養醫生教你10種絕招,輕松擺平挑食寶寶。
1、1-3歲的寶寶飲食量時多時少,父母切不可把他吃得多的那次作為衡量寶寶食欲好壞的標準。正確的做法是:用幾天的時間,仔細觀察寶寶的日均進食量,只要孩子的飲食在平均值附近,長磅正常,就說明寶寶的生長發育是正常的,不用為寶寶某些天吃不好而擔心著急,過兩天,他自己就會多吃補回來。
2、零食是造成寶寶吃飯困難的一大“罪魁”。因此,專家建議:兩餐之間不要給孩子零食,讓他保持饑餓感,才會好好吃飯。但如果孩子不吃飯的原因是感覺飯菜不對胃口,父母可以把飯菜拿走,讓他等到下一頓再吃。別擔心餓一頓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饑不擇食”,為了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大計,做些犧牲是必要的。另外,在孩子好好吃飯的時候,應多多鼓勵他。
3、大家一起吃飯的氣氛是很有感染力的。當寶寶發現父母吃得有滋有味,他也會嘴饞。開始的時候餐桌上要有一兩樣他愛吃的菜,然后逐漸地增加和調配食物的種類,孩子慢慢地就會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4、再好的東西也會吃膩,不要說孩子了,就是大人也是這樣。因此不要發現孩子喜歡吃哪道菜,哪道菜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挑食習慣的養成,父母需要負一定的責任。正確的做法:可以在三餐中選一餐做他最喜歡的食物,而另外兩餐則選其他食物。一方面,孩子的習慣已經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在其它兩餐中,孩子不論選哪一個,都是一種新的嘗試,也是可喜的進步。
5、“比一比看誰吃得快?”“看誰盤子里的豆豆少得快”別管這些招數有多老套、多幼稚,但用它對付三歲以下的寶寶確實是管用的。
6、改變寶寶挑食的習慣有時可以耍點小手腕兒。父母不妨試試將寶寶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混在一起,比如,寶寶不愛吃蔬菜,可愛吃餃子,那就做盆蔬菜豬肉餡的餃子;不愛吃水果,可是愛喝酸奶,那就把水果拌到酸奶里,味道肯定不錯。開始時,孩子不愛吃的食物所占比例應少些,等孩子適應了再逐漸增加。其實,換種腦筋,讓寶寶吃不愛吃的食物并不是件難事。
7、孩子的胃容量很小,滿滿一盤子的食物,看著就飽了。因此,給孩子的食物應換成“兒童裝”,只要讓孩子覺得管夠就可以了,不夠還可以添。
8、廚房對孩子來說是另一個世界,各種顏色和形狀的食物,都能讓孩子感覺新奇一番。父母準備飯菜時,讓孩子做你的小助手,這也是培養他們對食物產生興趣的一種方式。國外目前很流行“廚房教育”。
9、孩子天生就喜歡吃甜的食物,可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喜歡就“無限量”供應。甜食吃得多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副作用”很多,比如容易讓孩子肥胖、影響孩子的食欲、會損害孩子牙齒的健康等。因此,對待甜食,父母應做到三點:1、減少購買甜食;2、盡量購買高營養量的甜食;3、規定孩子吃甜食的量,但讓他們自己選擇在什么時間吃。
10、在孩子吃飯時還應注意,給孩子的食物,塊不要太大,最好能讓寶寶一口能吞下去。平時不要給孩子喝太多的牛奶和果汁,否則不用吃飯,孩子就已經飽了。另外,吃飯可以給他一把小勺,讓他自己動手吃,這樣可以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雖然一開始孩子可能吃的“一塌糊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會熟練掌握自己吃飯的技巧。同時,父母也該注意,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催,吃得太快并不利于孩子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