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嬰兒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和小小的他(她)永遠維系在一起了。如何養育我們的寶貝,成為每位父母孜孜以求的終身課題。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不同年代的幾個家庭,發現育兒觀念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有的父母仍舊信奉傳統的“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有的父母則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得出,良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長。
50后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
劉工今年55歲,退休前是一名公務員,如今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戶外攝影。
劉工現在的生活十分清閑,按他自己的說法,這“都是養了個好兒子”帶來的。劉工的同事們,大多還在忙碌,很多人還在為子女的前途發愁,而他一到工齡滿了三十年,就自己要求退休了。“如今兒子也是一名公務員,工作穩定,有房有車。”這在農村苦出身,軍營里摔打了二十年的劉工看來,已經算是人生無憾了。
談到教子心得,劉工說,“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正因為如此,反而使兒子從小就很自立,對于父母的教導和建議也能聽得進去。
從不罵兒子是笨蛋
對于兒子的想法和感受,劉工從來都是“尊重第一”。有一次,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考試前一晚很緊張,給他打電話要他回家。雖然當時他手頭還有工作要做,但是他還是從單位趕回家里,陪兒子聊天、哄他入睡,最后兒子“很平靜地睡了”,最后考出來的成績也沒失水準。
劉工說自己從不打兒子。兒子小時候即使沒考好,也能坦言地告訴他,然后他們會拿出考卷一起分析為什么沒考好,“我從不罵兒子是笨蛋之類的話,打他就更不可能了。”
因為兒子從小自立,并且他媽媽也注意培養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孩子上中學的時候“我和他媽媽都沒費什么心思,全是孩子自己在努力,一直在進步。”劉工說,自己的兒子“特別能沉得住氣,有一次考了全市第二名,他竟然一直都沒告訴我們,我們還以為他沒考好呢。”
兒子也懂得尊重父母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劉工的兒子雖然從來沒有考過第一,但是一直都是處在比較靠前的名次。“上大學之后,他就越來越有想法了,但是他還是很尊重我們,有時候甚至會犧牲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做我們建議他做的,他考公務員就是這樣。”劉工說“建議”二字時,特意強調了一下。
現在,兒子在大連海關工作,而劉工自己還在湖北老家,住著一輩子奮斗買來的房子,閑暇時就開著車去郊外攝影。
70后爸爸:不要去塑造孩子
1978年出生的小代現在是中國民航學院某教練機大隊的大隊長,女兒今年3歲了。小代說,自己是70后的一代,“是在‘對父母言聽計從’的訓導下長大的。”報考飛行員,其實就是父母的意思。
現在他做了老爸,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做法和觀念已經是與自己父母當年的做法大相徑庭了。
3年的育兒經歷,讓小代感觸多多。他說,一個孩子出生后,很多家庭都會把孩子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所有人都圍著孩子轉。其實,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建立在良好婚姻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好的父母關系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良好的親子關系就是愛和自由。愛就是理解與接納,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自由則是父母與孩子都要獨立,不要用成人的意志去塑造孩子,也不要過于依戀孩子。
80后媽媽:要給寶寶最好的
白領王小姐結婚三年,1983年出生的她在25歲那年生下了女兒維維。
王小姐的愛人在一家外企工作,平時非常忙,而她自己則非常清閑,幾年前大學畢業后留校當了輔導員。
王小姐說,她從小就喜歡孩子,“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當然特別疼她。”
無論是嬰兒車、尿褲、奶粉,王小姐都會給維維買最好的。每隔一段時間,她都要專程去趟香港,給孩子買奶粉、紙尿褲、沐浴露等等嬰兒用品。“你看,孩子的小衣服都快比我多啦!”她指指衣柜對記者說。
王小姐說,自己小時候家里條件不算好,正因為這樣,她總希望盡其所能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
談到對孩子成長的規劃,王小姐說,希望能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從小就給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讓她受最好的教育;等到高中畢業,再把她送出國接受大學教育。不是有說老話說“女孩要嬌養嗎”,她笑言。(文/記者 曾衛康 實習生 劉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