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童謠”內容消極
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記者來到孩子們中間,本以為可以聽到朗朗悅耳的快樂兒歌,然而卻發現,在學生中流行的不是快樂兒歌,而是孩子們自編自唱的“灰色童謠”。這些形式多樣的“灰色童謠”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大類:訴苦發泄型、幽默調侃型以及郁悶反叛型。
訴苦發泄型的如“書包最重的人是我,作業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抄抄抄,考試的絕招。”
有孩子把《真心英雄》用詼諧基調調侃一番,反映出自己讀書生活充滿無奈:“在我心中,老師最兇,晚上補課到九、十點鐘;回到家里,老媽最兇,盯著作業從不放松;老媽走了,老爸最兇,天天把我罵得一竅不通;父母不在,老子最兇,拳打腳踢,發泄一通!才是真的真心英雄。”此外,還有孩子將古詩改編:“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聽撲通跳水聲,一個猛子扎下去,撈起一看是汪倫。”
還有一些充滿叛逆色彩的“童謠”:“一年級的小偷,二年級的賊,三年級的帥哥沒人陪,四年級的美女沒人追,五年級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級的情書漫天飛”……
學生: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
因為一些童謠內容并不健康,惹得家長百思不解,但學生卻“樂在其中”。記者詢問了幾位學生的看法:“很搞笑,我們的生活就是這個樣子”、“不會這個就會被同學看扁,顯得很老土,根本就沒法混!”在學生眼中,會念最新的童謠才代表自己不落伍、很時尚,這是他們彼此認同的方式之一。
但家長對此很“感冒”,對孩子的“認同感”不以為然。“我給兒子拼命講解這些童謠的害處,甚至為此罰他面壁思過,但他每天與其他同學見面,還是會傳誦這些歌謠”、“現在的順口溜越聽越變味,跟他們這個年齡段一點都不相配”、“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怎么喜歡這些童謠”——在采訪中,很多家長都表達了擔憂和困惑。
專家:青春期前的正常現象
記者采訪了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工作室的心理專家陳默。她笑稱:“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現象,不用大驚小怪。”她解釋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在10歲到13歲的時候,會很熱衷我們眼里‘惡心’的詞語和句子,這不是他們學壞了,是他們在青春期前的潛伏期的狀態。這個時期,他們通過一些消極甚至低俗的句子來表達情感。 ”
那么為什么有諸多抱怨學習壓力的童謠?陳默解答:“當前教育壓力的確比較大,童謠反映的是孩子們無意識的對于學習壓力的抵觸心理,他們無奈地通過諷刺來發泄自己的壓力。”
至于家長和老師究竟該如何面對?陳默稱,無需大驚小怪,順其自然即可。“這種現象一般到了孩子上初二或初三時就會消失。他們自己會意識到幼稚,也會采用合適的發泄感情的方式。”她建議,家長不要劈頭蓋臉地進行指責,“如果實在覺得這樣很不好,自己無法容忍,可以采取‘轉移’的辦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上去。”□晨報記者 朱曉芳 實習生 余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