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期孩子的影響最大
成都市兒童醫院的醫生說,同樣的災難,對于孩子的影響要遠遠大于成人。處在學齡期的孩子所受影響會更大,孩子本身的心理發育尚未完善,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還不太合理得當,所以要格外去關注孩子心理健康。雖然很多孩子都表現得很堅強,但在內心深處他們還沒擺脫地震遺留下來的恐懼。
救助者亦會產生心理問題
心理專家同時提醒說,大量沒有受過訓練的士兵和醫護人員,以及深入災區報道的新聞記者,暴露在重大危機面前,災區的慘烈和救助的無奈可能使得他們的心靈短期內受到極大損害。“現在我們很多士兵、醫護人員和記者都很年輕,甚至有很多是80后,在這種情況下,對他們是很大的傷害。”張侃說。
災后心理援助分三個階段
專家介紹說,災后心理援助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應激階段,這段時間生存是第一要務,人們聯合起來對抗災難,心理問題并不明顯;第二個階段是災后階段,一般是從災后幾天到幾周之內。在這一階段,如果沒有伴隨相應的心理援助,受災群眾馬上就會因為發現災難的損失和重建的困難,而感到強烈的失落;第三階段是恢復和重建階段,這個階段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做得越多,他以后發生心理問題的幾率就越少。我們估計一下,這次出現嚴重問題的人不會超過10%,有可能控制在5%,多數人不會出現嚴重問題”。
癥狀一:噩夢連連
“地震!快跑!”都江堰市新建小學六年級學生文登鈺,夢里總是反復喊著這句話。
地震當天,文登鈺正在四樓上課,是全班第二個沖到操場上的僥幸生還者,但他親眼目睹了老師和同學被倒塌的校舍掩埋的慘景。
癥狀二:沉默寡言
余明剛左胳膊重傷,躺在華西醫院的病床上一言不發。
余明剛是汶川縣映秀鎮小學的學生,埋在廢墟下十幾個小時后被救出。這幾天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常常一個人閉著眼流淚。
癥狀三:行為失控
什邡市紅白鎮海濤小朋友行為更加異常。地震時,小海濤被拋離地面幾次,摔得渾身是傷。震后,只要地上一晃動,他拔腿就跑,也沒有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