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寶寶醒著的時候就把他放在床上

從懷孕起,我就被各種各樣的有關嬰兒睡眠的文章吸引,主要是因為寶寶的睡眠似乎是僅次于喂養的重大問題。而使我受用至今的是美國著名的兒童睡眠專家法伯(Ferber)的理論。

  法伯介紹

  理查法伯(Richard Ferber)是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兒科睡眠疾病中心的主任,他的著作《如何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使他成為美國當代著名的,同時也是爭議頗大的兒童睡眠專家。

  法伯理論的精髓

  法伯提倡所謂“逐步過渡”的方法來使寶寶養成自己入睡的習慣。

  簡而言之,在寶寶入睡前,要先建立一個愛意融融的睡前程序,比如給寶寶唱唱搖籃曲,輕搖寶寶,或是讀一本書,程序完成后在寶寶還醒著的時候把他(她)放上床,讓寶寶自己入睡。

  注意:這個“在寶寶還醒著的時候把他/她放上床”是十分關鍵的,這直接影響著培養寶寶自己入睡的成功與否。

  在寶寶上床后,離開房間。這時如果寶寶哭鬧,你要等一段時間后再去看他。而這“一段時間”取決于你的接受程度,和當晚第幾次去看他,和這是施行該法的第幾天。每去看一次,其后等待的時間要延長一點。比如第一次等10分鐘,看過后假如寶寶還哭鬧,第二次等15分鐘再去看。去看寶寶的時候,可以輕輕地拍拍他,用溫柔的話語安撫他,但一定不能抱起他,搖他,或是給他喂奶。每天等待的時間也要延長,比如第一天等了10分鐘,第二天就等15分鐘,第三天20分鐘……采用該法一般只需一周左右,你的寶寶就會知道哭鬧是沒有用的,從而學會自己入睡。

   爭議之處

  法伯理論出臺后受到許多人的歡迎,認為此法十分有效,但也引來不少爭議。其中主要的反對有以下方面:

   該法宣揚不要去安慰寶寶

  其實不然。法伯只是讓父母等待一段時間后再前去安撫寶寶,并不是對寶寶置之不理。

   該法是讓寶寶哭得吐出來

  孩子哭得很厲害時,有時是會吐出來。但法伯認為對孩子的這種小伎倆要平靜處之,如果孩子吐了,給他清理干凈,然后仍離開房間。要不他就知道自己大發脾氣是可以行得通的。

   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用該法

  六個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使用了。法伯認為只要孩子是足月出生的,一般三個月以上就可以睡過夜了。六個月以上的孩子基本上是不再需要夜里那頓奶的,假如孩子要吃奶,那是她“想要”,而不是“需要”。法伯建議如有必要,可以用一個“過渡物”,比如一個毛玩具,或心愛的毯子,來取代吃奶。

  另外,假如你覺得法伯理論過于嚴厲,盡可以按你能接受的程度來調整。

  好網網友liang_xu 個人體會

  我覺得法伯提出的方法是很好的,我基本上采用了他的理論(經調整后)來培養晶晶自己入睡。也不記得從晶晶多大開始,我記憶中她從小就是能自己入睡的,這主要得益于“在寶寶還醒著時把她放上床”的建議。這個方法其實可以從寶寶一出生就用,當然對寶寶的啼哭置之不理對太小的嬰兒是不適用的。

  在晶晶很小的時候,我對她的啼哭一般也不會馬上跑去查看。一兩個月內,我可能會等一兩分鐘;大點了,等的時間長一點。很多時候,她的啼哭自然就停止了。如果她真有需要,比如真的餓了,或要換尿布了,或真的想抱抱了,她會繼續啼哭,而這時候我會馬上去查看她。對于等待時間的掌握,全憑媽媽的直覺。和寶寶相處時間長了,媽媽自然會知道什么時候寶寶在“無理取鬧”,什么時候是真正需要媽媽。  

  寶寶的睡眠是育兒中十分重要的問題,讓我們大家一同來探討吧!希望每一個寶寶都“睡個好覺”!

  [歡迎加入寶寶睡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