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長牙、開口說話、走路,都是爸爸媽媽關注的焦點:為什么自家的寶寶在某一方面比別的同齡寶寶慢一拍呢?別急,每個寶寶的身體情況各不相同,生長發育情況也就各不相同。有這種情況的時候,爸爸媽媽得先找準原因,再對癥下藥。
長牙慢
對策:補鈣、磨牙、多鍛煉
一般情況下,寶寶到六個月就開始長出第一顆牙齒了。就算慢一點,只要寶寶在一周歲之前長牙,都屬于正常。如果到了一周歲還沒有長牙的話,爸爸媽媽就該帶孩子到口腔科去看醫生了。
孩子出牙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遺傳或缺鈣。前一種狀況不能改變,而缺鈣則可以通過食補或藥物得到解決。如果經過醫生確診,寶寶出牙晚是由于缺鈣導致,那么爸爸媽媽就該遵照醫囑,科學補鈣。譬如在平時的飲食中,多補充一些含鈣的食物,如骨頭湯、魚湯等等。此外還應該加強戶外活動,在有太陽的日子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爸爸媽媽還可以在寶寶六個月以后,適當讓寶寶用磨牙棒鍛煉一下咀嚼的功能。有的寶寶牙沒有長出來是因為牙齦還沒有沖破,磨牙棒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等到寶寶出牙后,父母還得注意:千萬不要過度保護牙齒。有不少父母以為孩子的乳牙還稚嫩,于是給孩子準備的食物過于精致,比如水果切成片、榨成汁等等,而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不科學,因為寶寶的牙齒是需要鍛煉的,這樣才可以增強咀嚼功能。
走路晚
對策:加強訓練和全面營養
寶寶走路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為了打基礎,在寶寶尚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訓練寶寶的坐、爬及腿部力量、讓他學會站立等等。
那么寶寶什么時候才能學會走路呢?根據兒童早期運動發育的規律,一般情況下,寶寶8個月會爬,11至12個月會站,女孩在13個月左右會走,男孩在14至15個月會走。如果寶寶到了16個月還不會走路,站立不穩,那父母就要帶孩子到醫院,到兒保科、神經內科或骨科就診了。
寶寶何時學會走路,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是全面的營養狀況、智力發育情況。如果孩子缺鈣,營養不良,維生素C缺乏等等,都會使寶寶學步較晚。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疾病,神經系統的疾病、肢體發育的疾病,都會導致寶寶行走能力比較差。經過醫生確診原因后,父母該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營養不良、缺鈣,那就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補充營養,增加微量元素,另外還得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
說話晚
對策:抓住機會,多陪寶寶說話
20個月大的濤濤是個虎頭虎腦的鬼靈精,小小年紀就很會察言觀色,爸爸媽媽只要一說“我們不理寶寶了”,濤濤立馬微笑著撲到爸媽懷里撒嬌,可讓爸爸媽媽感到困惑的是,寶寶始終沒有開口叫過“爸爸”“媽媽”。
帶寶寶去醫院后,醫生先讓濤濤做了聽力和智力發育的兩項測試(很多遲說話的孩子是由于聽力上存在障礙而導致語言的發育遲緩)。測試結果說明,濤濤的聽力和智力發育都正常。醫生又拿出幾張彩色的圖片讓濤濤辨認:“汽車在哪里?”“小狗在哪里?”濤濤也都能準確地點出相應的圖片。最后醫生診斷濤濤為:語言表達落后。即在語言的理解上沒有問題,只是表達上存在一定的落后。
碰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可得多下工夫了:平時要盡可能多跟孩子說話,在互相聽、說的過程中,不時伴以點頭、微笑、表揚、鼓勵等反饋信息。比如孩子想吃糖、喝水時,引導鼓勵他先說吃糖等詞,提供和運用語言刺激,然后再予以實現其目的。
醫生提醒父母:正常的寶寶一般6-8個月會無意識地發出“爸爸”“媽媽”的音,10—12個月會叫“爸爸”“媽媽”。盡管每個孩子在語言的早期發育上存在時間差異,但如果寶寶一歲半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就該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治療了。
如果家中寶寶開口較晚,父母在家中要盡量營造統一的語言環境,比如都說普通話,在日常生活中多為身邊的物體和聲音命名,看到一棵樹就要告訴寶寶“這是樹”,聽到汽車開過的聲音,就要告訴寶寶“這是汽車的聲音”,以此來不斷強化孩子的語言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