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藥物弄碎易有不良反應

  英國醫學專家警告,為方便老人或兒童服用而壓碎藥片,可能會降低藥效,甚至危害他們的健康。《生命時報》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孫忠實教授。


  腸溶片弄碎會被胃酸破壞


  孫忠實教授介紹,首先,腸溶片是第一個要注意不能壓碎使用的劑型。腸溶片是指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腸液中能夠崩解和吸收的一種片劑,它通常是在普通片劑外面包裹一層腸溶包衣。有兩類藥物需要做成這種制劑,第一,在胃液的酸性環境中會被破壞、水解的藥物,比如用來治療消化不良的胰酶片;第二,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比如常用的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會刺激胃引起惡心、嘔吐,長期服用甚至會引起胃潰瘍和出血,做成腸溶片就可以避免上述不良反應。


  臨床上其他常用的腸溶片還有吲哚美辛、奧美拉唑、胸腺肽和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等。


  孫教授提醒大家,對于腸溶片,不能壓碎或掰開,服用時也不能咀嚼,否則藥效會被破壞,并引起胃部的不適。


  緩釋藥弄碎后有毒副作用


  還有一些藥物,通過薄膜、骨架等技術做成緩釋或控釋的劑型,以保證藥物在消化道中緩慢而持續地釋放,以維持平穩的血藥濃度。


  孫教授表示,緩釋、控釋制劑有兩個好處。首先,可以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這對治療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慢性疼痛等有好處。“如果用普通片劑治療高血壓,剛吃完藥,血壓降下來了,過兩個小時,血壓又升上來了,就再吃藥,血壓再降。這樣形成一種血壓波動,對患者的健康不利。緩釋、控釋制劑可以保證較長時間的藥效,有的能維持20個小時,能避免病情的波動。”


  其次,緩釋、控釋制劑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延長藥效就意味著可以減少服藥次數,從而減少了患者的麻煩,讓他們更容易遵照醫囑去服藥。一天服兩次藥比一天服四次藥要容易多了。”


  心血管藥物中的硝苯地平、非諾貝特、美托洛爾、氨茶堿,以及止痛藥中的嗎啡、鹽酸曲馬朵等常被制成緩釋、控釋制劑。此外,甲硝唑、格列吡嗪、氯化鉀也有這種類型的制劑。


  如果壓碎此類藥物再服用會有什么影響呢?孫教授說:“跟腸溶片相似,一旦被壓碎、掰開或嚼碎,負責緩釋、控釋的薄膜或骨架就被破壞了,原本要緩慢釋放的藥物一下子就釋放出來,會使局部藥物濃度過高,可能導致嚴重的毒副作用。比如氯化鉀,它對腸胃道有刺激作用,如果濃度過高,會導致嘔吐。降壓藥、止痛藥的不良反應就更危險了,例如低血壓、心律失常、消化不良、皮膚過敏等。”


  膠囊、糖衣片弄碎會刺激口腔


  “對于膠囊和糖衣片要具體分析,使用前仔細讀說明書,看是否標有緩釋膠囊、控釋膠囊,還是腸溶膠囊。如果是,就不能壓碎使用。”孫教授還表示,膠囊和糖衣一般都有降低藥物口腔刺激性,或減少苦味的作用,所以最好完整吞咽。


  其他普通藥片,都是可以壓碎的,但是因為壓碎后有更多的藥物暴露出來,增加了在空氣中分解或氧化的可能性,會降低藥效,甚至產生有毒的物質。所以壓碎后最好一次服完,不要留一部分等著下次再用。


  最后,孫教授提醒大家,說明書中一般都會標明這種藥物是否可以壓碎和咀嚼,因此服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而且,開藥時要和醫生充分地溝通,讓醫生了解你的用藥需求,選擇合適的劑型,而不能自己隨便把藥掰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