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以他(她)獨立的人格,面對他(她)的世界。
心理學認為,沒有分離就沒有獨立,沒有斷乳就不能成長。終有一天,我們要退到幕后,把舞臺讓給孩子們。為了孩子在這舞臺上的精彩展示,我們一定要舍得放手!
寫給遠行的孩子
文/呦呦鹿鳴
如果你對天空向往,渴望一雙翅膀,我會放手讓你飛翔。我不會做你的翅膀,而是你翅膀下的風,托著你飛得更高更遠。
你注定要成長,而我要退到幕后
孩子,此刻,你遠在河南鄭州,千山萬水隔著,就此,你開始了和家人分離的學習生活。雖然在走之前,你滿是即將退出家長視線開始獨立生活的興奮和渴盼,可就在與媽媽揮手告別的剎那,你眼中的淚水還是表露了自己的弱小和無助,我也就此明白了你經常被大人們所忽略的獨立背后的脆弱,我也明白了貌似小大人的你終究還是一個孩子。
可,你注定要成長,而我要退到幕后。 因此,媽媽有許多話想和你說……
現在的你,已是一個英俊少年;你聰慧而善良,敏感而率性……你說你喜歡用數字、顏色和音符來詮釋眼前的世界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你喜歡探究有形的世界以及隱藏在其背后的意識形態……你是一個有特殊稟賦的孩子,這也是被許多事實證明了的。因此,你要正視這一點并正確地認識自己,因為對自己特殊稟賦的認可與肯定,是你成長的首要前提。
在你正確地認識了自己以后,首先要做到的是對世界的感恩和對所有幫助你的親友老師的感謝。一個人來到世間是一種奇妙的巧合,人類從最初的單性細胞演變到后來的高智能動物,祖先們的代代傳承,才有了各自的父母,就此才有了各自的生命。所以你要好好珍惜這神奇生命,將來不管面對怎樣的人生遭際都不言放棄!這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前人的責任和感念的方式。你一定要做到,而且必須做到!除此之外,你要感謝自己身邊的親友、老師、同伴,以及你將來可能的對手甚至敵人。因為你的生命因他們而豐滿。你要心存感謝。
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世界啊!高山大海、平原小溪、花鳥蟲魚與人類共存;一年四季,春之嫵媚、夏之熱烈、秋之高遠、冬之靜默;日起月落,晝夜更替;人類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你將擁有這一切。因此,要熱愛生活并且對此心存感激。你將要長大,你就要青春勃發,你將戀愛結婚,你還會有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享受天倫之樂;你將萬水千山走遍,你也將萬卷好書閱盡……生活可以是如此簡單和美好,所以,要熱愛生活給予你的一切美好。
美好人生的前提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所以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和科學的飲食習慣,除此之外,還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你成長的年代正是社會轉型時期,不同的觀念和價值取向將紛繁呈現在你面前,所以一定要學會睿智地分辨和判斷;要智慧地面對因自己敏感而認真的個性將招致的不解甚至歪曲,同時,要堅信生活中依存的真、善和美;要了解人性的多元性,從而學會寬容別人,“退一步海闊天空”。要做到這些會很難,但要慢慢學著去做,媽媽相信你。
生命是一個過程,我們要在每一個過程中都留下自己鮮活的印記,每一段經歷都是一幅值得回味的風景。這樣,生命就鮮活起來,人生也就因此而輝煌了。
孩子,媽媽很慶幸自己能在40歲時給你寫這樣的信,因為40歲的媽媽已經有了生活的沉淀,并開始感悟和思考生命了,因此,請你思考與品味它們。你的父母是正派誠信而淳良的人,但因自身個性等因素的局限,他們不能為你樹立很好的人生榜樣,也做不到特別好地引導和幫助你,而且,父母身上過分出世的人生態度和媽媽散漫無序和疏淡的習性,已經不同程度地對你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因此,在此請求你諒解的同時,特別地希望你能學會自己成長。但你也要相信父母,他們也在和你一起不斷地成長和進步。同時,也想特別地告訴你:父母因你而欣慰!
孩子,你將不斷地成長和進步。你注定要成長,而我將退到幕后。而我們的目光將永遠關注著你,追隨著你!
來自民間的看法
仇娟娟(幼兒園老師):家長全部代勞,孩子沒有了機會
非常喜歡這位媽媽寫給兒子的書信,字里行間充滿了愛和人生的哲理,也許現在孩子還無法理解那些語言,但就像她說的:孩子在成長!他會長大,也會明白!
這是一位智慧的媽媽,她支持孩子走上獨立的成長之路,又給孩子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現在,這樣的媽媽真是太難得了。我看到的大多數父母都比較厲害,好多事情都喜歡包辦著做,孩子得不到鍛煉,以后只能長期依賴著父母。
在一次親子園教育活動中,為了訓練孩子的小肌肉動作,我讓孩子們用線串珠子。家長和孩子們都開始忙活起來:拿線的拿線,串珠的串珠……忙得不亦樂乎。這時,我發現杰杰的媽媽只是坐在孩子旁邊觀察著她的“工作”,時而給一些語言的指導如:再來一次,你肯定行的!而杰杰呢,也是一聲不響認真地、細心地穿著珠子。雖然很慢,最后卻以成功告終!其他孩子呢,有的是家長全程代勞,有的是家長一半,孩子一半。到頭來孩子真正得到的鍛煉少之又少。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兒童能夠自己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如果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潛能是無窮的;如果我們一直“大手幫小手”,我們的孩子將會在無形中被剝奪許多發展的機會。
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我們應如這位媽媽一樣為孩子給予方向、方法上的指導,其余的讓孩子自己去實踐摸索。
太陽花(讀者):家長不僅要“養”,還要會“教”
家長不僅要“養”孩子,還要“教”孩子,教孩子學會生存,具備生活、學習、公關、競爭等技能,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學會服務,具備自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奉獻精神;學會做人,具備自尊、自信、自愛的品格,同時有學會尊重別人、理解他人、善于與人相處的技能,培養他們與人合作的意識。
家長要敢于放手,給孩子以鍛煉的機會。讓孩子接觸社會,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他們感悟世間的真、善、美,從而獲得生存能力。其次,家長要及時指導和幫助孩子。教給孩子在實際鍛煉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處理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增強他們戰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與能力。再次,家長還應要求孩子不斷積累生存的經驗。隨著經驗的不斷增加,孩子的羽翼就會逐漸豐滿,生存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周涌(大學一年級女生的爸爸):森林法則同樣適用人類
大家都知道狐貍的故事。狐貍媽媽生下四只小狐貍,在狐貍媽媽的精心呵護下,四只小狐貍健康成長。在這期間,狐貍媽媽常常帶它們捕獵,還訓練它們在山野中奔跑以及和天敵周旋的技能。終于有一天,狐貍媽媽做出一個讓小狐貍意想不到的舉動,它把四只小狐貍驅趕出自己的洞穴。對于狐貍媽媽的這個殘酷決定,小狐貍們不能接受,紛紛躲回巢穴。狐貍媽媽發怒了,它怒吼著,毫不留情地撕咬四只小狐貍。在無奈的情況下,小狐貍們終于依依不舍地離開母親,走進茫茫的草原。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只狐貍被人獵殺了,另一只狐貍捕食時被狼咬成殘疾,而另兩只狐貍幸運地活下來并長大了。這就是森林法則優勝劣汰的殘酷。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狐貍媽媽教給狐貍生存的方法后放手給孩子鍛煉的機會。狐貍媽媽遵循著森林法則,否則,這一物種都將會絕跡,狐貍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好多家長也都明白,但是,你真的做到了嗎?
人類同樣存在森林法則,所不同的是,人類的母親做不到狐貍媽媽那樣的“殘忍”,他們做的最多的是為兒女遮風擋雨,忍辱負重,即使自己的兒女已經超過了18歲,他們依然是放不開手。他們用關懷、保護、甚至眼淚緊緊抓住孩子,一旦孩子獨立意識出現,就給貼上叛逆、反抗等帶有一定道德評判性標簽,其結果,孩子被父母緊緊地束縛在自己身邊,一些想獨立的孩子,心理也會產生罪惡感,感覺是自己的行為讓父母痛苦和焦慮。于是孩子被父母人為地延長“嬰兒喂養期”,于是更多的孩子害怕走出家庭、害怕承擔責任,他們拒絕長大。這樣的孩子是不能面對人類的森林法則的,最有可能被社會所淘汰。
清風飛揚(高中男生的爸爸):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在孩子的培養和教育方面,如今許多家長是矛盾的,一方面盼望孩子健康成長、早日成才;另一方面,又害怕子女真的獨立,最終失去控制而感到失落。
人生有兩次斷乳期,第一次是父母主動斷乳,因為父母要工作,孩子要入托,要適當的分離。第二次斷乳期就是青春期,孩子長大了,要脫離父母,走進社會,但這次拒絕斷乳的是父母,他們害怕分離,害怕失去控制孩子,但他們不愿承認自己的軟弱與恐懼,把罪名強加在孩子身上,于是,反抗、出走、沖突也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
這種害怕分離的父母,本身就是一個精神沒有獨立的人,結婚是為了尋找依賴,生子還是為了依賴,當婚姻出現危機的時候,就更是視孩子為精神支柱,成為自己的精神配偶。這樣的父母也從未和自己的父母分離,繼續被活著的或死了的父母所控制,于是控制被一代一代所復制。
沒有距離的愛,沒有界限的感情,是最容易構成傷害的,父母就是以這種“愛”的名義傷人的。
來自專家的說法
曾奇峰(我國著名心理學家):距離越遠,成長得越好
在任何意義上,成長都意味著孩子跟父母的心理距離在扯遠,距離越遠,孩子成長得越好。這并不是說現實的距離,父母與孩子生活在一起,那只是現實距離很近,但如果他們都是獨立的人,他們就是健康的。心理上的分離跟現實的分離不是一回事,它指的是心靈成長的程度。但是,很多父母會混淆這兩種分離,做出妨礙孩子心理成長的事。
深層心理學有一個說法,叫做“溫柔一推”,意思是,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有意識“溫和地把孩子從身邊趕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長。每個孩子心理都有獨立和依賴兩種愿望的沖突,父母應該更多支持孩子成長的那一方,因為獨立的方向就是成長的方向。
分離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和幸福。健康成長的孩子,是成功與家庭分離的孩子,這樣孩子的特點和外在表現是:內心和諧,社會化程度高,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發展自己潛能的傾向,富有創造性,更加獨立自主,更加能夠享受生活,有更高的現實成就。
塞爾日·埃斐(法國著名家庭治療師):父母的角色是推動孩子投入生活
愛,就像驅動引擎的汽油,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感情條件。但愛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孩子有積極的行動,在生活中充滿活力。父母和孩子一起擠在電視機前的沙發上,互相說些溫柔的話語,這還不夠。我們要讓家庭處在動態當中。父母的角色是推動孩子投入生活,讓孩子學會與父母分離。如果不讓孩子去親身體驗,如果父母不懂得放開孩子的手,孩子永遠都不會獨立行走。在那些關系過于緊密的家庭中,沒人知道自己是誰,沒人清楚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著,尤其是孩子。這樣混亂融合性的家庭關系,妨礙著孩子的心靈成長。
父母要放棄“盡善盡美”的想法,不要有負罪感。不要以為父母的角色就是“避免讓孩子體驗焦慮、憂傷和抑郁”。沒有焦慮、憂傷、抑郁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我們的孩子不可避免地都要面對。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安全感,以便孩子用最好的方式度過這些不順心的時刻。父母應當理解孩子的痛苦,陪伴他,但不要試圖代替孩子去體驗。否則,妨礙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會造就一個缺乏安全感的成人。
來自孩子的心聲
1、不要寵我,我很清楚我不應該得到我所要的一切,我只是在考驗你們。
2、不要擔心對我太嚴厲了,我喜歡那樣,那讓我感到安全。
3、不要讓我感覺我的錯誤就是犯罪,那會顛覆我的價值觀。
4、不要袒護我,讓我承擔后果吧,我需要從挫折中學習成長。
5、不要嘮嘮叨叨,如果你們那樣做,我就會假裝耳聾來保護自己。
6、不要告訴我,我的恐懼是愚蠢的,它們非常真實,你們該努力去理解。
7、給我犯錯誤的機會,讓我在走彎路時被碰得鼻青眼腫吧。
8、不要過分在意我的小毛病,有時候它們讓我得到想要的關注。
9、不要窺探我的隱私,我的日記我的朋友我的假期,我選擇我做主。
10、不要支配我的所有的時間,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覺沒有時間做,一點自由也沒有。我會覺得越聽話就越沒有自由。
11、不要認為你們是完美的,永遠正確的,當我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時,會受到很大打擊。
12、不要老當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每當我們想飛翔的時候,你們就鎖住我們的翅膀;每當我們想遠航的時候,你們就捆住我們手中的槳,這也不許干,那也不準碰。“外面世界好危險,快到爸媽的懷里來”,可你們卻忘了,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復雜,卻仍需我們去面對,去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