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兒童應開始培養性別意識
不知你看到這畫面有何感想?也許嘴上不說,心里卻在想,這簡直是色情作品,絕不能讓孩子去看這樣的畫!
大多數人都不承認嬰幼兒有性活動,當他們看到嬰幼兒的某些“奇怪”舉動時,總認為糟糕、難堪,并竭力加以制止。如幼兒的互相親吻,或學醫生給“病人”作 “全身檢查”等,他們會惶恐不安,以為孩子在道德方面出了問題,從而嚴厲地懲罰孩子。其實,4~9歲的兒童通過游戲等形式,了解身體的特征,并非父母想象的黃色下流,而是兒童心理發育中的正常現象。
性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反應,早在胎兒期就已存在。兒童時期還沒有達到性成熟的階段,不可能產生成年人那樣的性意識。兒童間的相互親吻、互相觀看甚至撫弄外生殖器等游戲,與他們抱娃娃、玩手槍一樣,根本不存在道德問題。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迫切需要父母正確的性教育,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為性意識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兒童早期所接受的有關性問題的準則和觀念,是成年后的性心理基礎。健康的性心理培養應該從兒童開始,其效果如何,父母的觀念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每個父母都應該掌握科學的性知識和教育方法,讓孩子的性心理健康發展。
第一,幫助孩子確認自己的性別。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應讓他知道自己的性別,了解人類有男女的性別差異。這些知識必須正確,切不可認為孩子還小,可以胡編亂造、蒙混過關。只有這樣,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才不至于產生性困惑和對性的過度神秘感。
第二,接納孩子的性好奇。孩子的好奇心是一切學習的原始動機。他們偶爾的性游戲也是出于好奇、求知欲以及模仿心理,玩過一兩次,好奇心滿足了,自然也就厭倦了。然而父母對此的態度,卻會給孩子的將來產生重要的影響。父母應該懂得,孩子的探索性是正常自然的,毋須恐懼。反之,孩子越是被蒙在鼓里,越是好奇,就越有一種神秘感。如果采用嚴厲的懲罰去壓抑孩子的性好奇,只會令他對性產生罪惡感和內疚感。其實,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性好奇,因勢利導地進行家庭性教育。如遇到本文開頭的情況,可以平靜地詢問孩子在玩什么、看到了什么,讓孩子自由發表意見或提出疑問。這樣,能夠了解孩子的性知識有多少,就此給予正確教導。
第三,滿足孩子的性心理。兒童會表現出一些性方面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兒童樂于與父母的肌膚直接接觸,也稱為“皮膚饑渴”。嬰兒期的母乳喂養除了保證營養以外,更有增進母子感情、滿足孩子性心理需求的作用,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安全感。3歲以下的幼兒,父母通過摟抱、親吻等方式,可以滿足孩子的“皮膚饑渴”。3歲以后直到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仍然存在很強的需求,但與父母肌膚直接接觸的機會少了,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在游戲中滿足其“觸摸 ”的需求。父母經常與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這是任何其他的人都替代不了的。
第四,教會孩子與異性友好相處。兒童不會有成年人的異性之愛,但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如何與異性建立健康的情感,友好地相處,培養良好的群體生活習慣,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發揚男女友愛互助的精神,與異性進行自然、友愛、健康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