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食“百花齊放”的今天,抵御它強大的誘惑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實際上,我們也沒有必要讓孩子在零食面前“禁欲”,因為它在刺激孩子味蕾的發育、讓寶貝實實在在地感受生活的“味道”和為身體供給營養方面,功不可沒。不久前,美國專家曾為此做了大量研究,結果顯示:零食能更好地滿足身體對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在三餐之間加吃零食的兒童,比那些不吃的同齡兒童更易將體內的各種營養“擺平”。
每天兩三頓的迷你餐是寶寶不能錯過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和晚飯后一個小時。這些必要的“補充”和三餐組合在一起,才能給寶寶的身體和智慧以全方位的滋養。
[大腦]
◎所需營養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葡萄糖、蛋白質、鈣、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
◎零食主張
核桃、松子、榛子、開心果、栗子、花生仁、黑芝麻、葵花籽、瓜子、杏仁這些堅果、種子類食物,每周吃兩三次,一次一種到兩種,經常變換口味,讓寶寶總有新鮮感。在量上要嚴格把關,每次20克左右就打住——雖然堅果中有健康的脂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大量的纖維,B族維生素,鋅、鎂等微量元素,但它所含的熱量比較高,所以要算計著吃。
如果一天的正餐中沒有魚蝦,可以在“點心”時間準備點烤魚片、海苔給孩子“磨牙”。大腦所需的鈣、蛋白質、礦物質營養和B族維生素就有了著落。
藍莓果富含抗氧化物質,可以清除體內雜質,還能提高記憶力。所以,媽媽不妨在冰箱里常備有藍莓醬或新鮮的藍莓。另外,香蕉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常吃有一定的健腦作用。
[眼睛]
◎所需營養
維生素A、B、C,鈣和蛋白質是寶貝眼睛的保護神。
◎零食主張
兩三片鹵豬肝、一小杯酸奶;幾塊抹上奶酪的全麥餅干加一杯胡蘿卜蘋果汁;一個煮雞蛋配上一個橙子;一小塊烤白薯加一杯豆奶;黃瓜、西紅柿、梨、葡萄、獼猴桃等拌成的沙拉,都是富含維生素A、B、C的加餐。讓孩子嚼點牛肉干、魚肉干、魷魚絲一類的小食品,也能補充蛋白質。
在甜食上,媽媽應為寶貝劃一道“黃線”——每天只能吃一小塊巧克力或糖,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在特殊的場合才能嘗一點。作為變通,允許孩子喝橙味礦泉水,它含有維生素C及葉酸,可以提供專家建議的每日所需維生素C量的50%以上;也可以喝150毫升的鮮榨果汁。
◎所需營養
寶寶牙齒好,離不開鈣、磷,鎂、氟、蛋白質維生素A、C、D。牙齒能否“堅硬”、萌出時間的早晚和排列是不是整齊等,都仰仗這些營養素的攝入。
◎零食主張
以烤土豆片代替油炸土豆片,吃法是在烤土豆片中間夾上魚肉松。要知道,50克的烤土豆片,比同樣多的油炸土豆片熱量低也更有營養。同時,準備磨牙食品:給寶貝半個煮玉米、半個削了皮的蘋果去啃,或以幾粒花生、兩小塊牛肉干磨牙,讓寶寶的小牙越嚼越堅硬。也可以和孩子動手做水果布丁酸奶,將橘子、柚子、獼猴桃、新鮮大棗等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加入酸奶中,因為親自參與,孩子會吃得特別香。
[皮膚]
◎所需營養
皮膚需要多種維生素和營養素的滋潤,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素等,能激發肌膚細胞活力,保持皮膚的彈性。
◎零食主張
吃蔬菜水果多,皮膚自然水靈。橙子、蘋果、芒果、菠蘿、柚子、草莓、木瓜、梨等樣樣吃一點;而對能補鐵的櫻桃更不能拒絕。
富含纖維的小食品,如摻入麥芽的酸奶,葡萄干、麥片和牛奶,一小塊烤白薯,一小碗木瓜百合銀耳羹,它們營養豐富,能避免孩子飲食過度,還有潤腸通便、排毒養顏的功效。
[骨骼]
◎所需營養
鈣是支撐孩子骨骼生長發育的主要動力之一。
◎零食主張
自制的“海鮮三明治”:把洗凈的蝦皮和芝麻醬拌在一起,將一片全麥或玉米面包對折,中間抹上“海鮮醬”就成了。
含鈣的餅干涂奶酪、一小碗酸奶拌麥片和香蕉可以作為下午的加餐。美國科學家最近公布了“水果和蔬菜也能促進女孩的骨骼發育”的研究成果,所以,每晚吃一個水果拼盤比較好,“內容”自然是應季的新鮮水果,一次最少三種。
[備忘]
◎給孩子吃零食,算計“量”與選擇品種和品質同等重要。通常,學齡前寶寶每日吃三次點心,每次攝入的熱量為100—150卡。
◎少吃甜食,或選擇低糖食品。如果孩子喝了多糖酸奶,這一天其他含糖食物就要少吃。其實,原生態食品,即未經加糖或其他口味處理的最好。
◎讓孩子牢記:吃點心后刷牙,并形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