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量增加脂類食物的攝入量,而運動是提高乳汁中的脂肪含量、質量的關鍵:
2歲以下的嬰兒每日從母乳中汲取脂肪量很大,約占總熱量的40%左右。而能夠提供脂類食物的來源在于脂類堅果、黃油、動物脂肪、食用油等,但不是象我們所想象母親吃的脂肪越多越好。如果吃到體內的脂肪太多,會形成“灰奶”,易造成新生兒的腹瀉。而母親在有效的鍛煉后,會使母親的奶水中的脂肪比例非常好。
2、補鈣與運動
鈣是幫助孩子骨骼、肌肉和神經正常發育不可缺的營養元素,所以母乳中的鈣含量足不足是非常關鍵的。通常認為母乳中的鈣與母親飲食中攝入的鈣足不足有關,其實這里是一個誤區,母乳中的鈣是來源于骨骼,絕不是依靠飲食。因此吃到的鈣必須要途經骨骼才能補充到乳汁中。而運動會提高骨骼對鈣質的吸收率,而骨骼支給乳汁中的鈣會有效的增加。
富含鈣的食物除牛奶外,還有酸奶、肉類、小魚、蝦米,包括鈣劑等。
3、母乳中的乳糖的含量于運動
母乳中的乳糖對嬰兒大腦發育、身體成長起到重要作用。乳糖主要來源于我們所吃的碳水化合物(糧食)尤其米、面等。所以要多吃主食(建議日餐5頓以上),但需要母親一定要認真的咀嚼(絕對不許就咸菜等),細爵慢咽不僅是為了好吸收,可迅速的提高乳汁中的乳糖含量,當嬰兒吃到足夠乳糖的母乳后,孩子會很乖,性情非常好。
適量運動會使母親的糖代謝能力提高, 使母親的血糖穩定。
母親在喂母乳期間,為了自身及寶寶的健康,應避免攝取某些會影響乳汁分泌的食物或個人的一些特殊嗜好,以免破壞良好的哺喂效果。
1、會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麥芽、人參等食物。
2、刺激性的東西:產后飲食宜清淡,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物品,包括:辛辣的調味料、辣椒、酒、咖啡及香煙等。
①酒:一般而言,少量的酒可促進乳汁分泌,對嬰兒亦無影響;過量時,則會抑制乳汁分泌,也會影響子宮收縮,故應酌量少飲或不飲。
②咖啡:會使人體的中樞神經興奮。1杯150毫升的咖啡,即含有100毫升的咖啡因,正常人1天最好都不要超過3杯。雖無證據表明它對嬰兒有害,但對哺乳的媽媽來說,應有所節制地飲用或停飲。
③太過刺激的調味料:如辣椒等物,哺乳媽媽應加以節制。
3、油炸食物、脂肪高的食物:這類食物不易消化,且熱量偏高,應酌量攝取。
4、香煙和煙草:如果哺乳媽媽在喂奶期間仍吸煙的話,尼古丁會很快出現在乳汁當中被寶寶吸收。研究顯示,尼古丁對寶寶的呼吸道有不良影響,因此,哺乳媽媽最好能戒煙,并避免吸入二手煙。
5、藥物:對哺乳媽媽來說,雖然大部分藥物在一般劑量下,都不會讓寶寶受到影響,但仍建議哺乳媽媽在自行服藥前,要主動告訴醫生自己正在哺乳的情況,以便醫生開出適合服用的藥物,并選擇持續時間較短的藥物,達到通過乳汁的藥量最少。
另外,媽媽如果在喂了寶寶母乳后服藥,應在乳汁內藥的濃度達到最低時再喂寶寶,這樣寶寶才會更加安全。
6、過敏的情況:有時新生兒會有一些過敏的情況發生,產后媽媽不妨多觀察寶寶皮膚上是否出現紅疹,并評估自己的飲食,以作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參考。因此,建議產后媽媽喂母乳,并避免吃到任何可能會造成寶寶過敏的食物。
隨著社會壓力的加大,都市里急著斷奶的年輕媽媽比較多,很多職業女性剛把寶寶喂至“滿月”,就放棄了母乳喂養開始工作;還有一些年輕媽媽,為了急于減去懷孕期間增長的贅肉而節食,這樣就放棄了哺乳寶寶的機會,改用奶粉喂養。
其實母乳喂養,一般不會影響媽媽的身材;及時充分的母乳喂養,反而可以緩解乳房的充盈狀態;嬰兒的吸吮會不斷刺激母親乳房內分泌乳汁的乳腺組織,乳腺組織接受外界刺激越多就越發達。另外,喂奶其實也是一個大量消耗的過程,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孕婦在生產前體內會存積約36000卡的熱量,產后若不哺乳,熱量就不能散發出去,更容易發胖。另外,寶寶吃母乳還有利于增進寶寶和母親之間的感情。
美國《福布斯》雜志刊文教天下的父母,讓孩子變聰明的8個訣竅。
1.在孩子出生前就保證營養
對孩子而言,營養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出生之前,母親一定要確保給他們充足的維生素。讓孩子擁有一個均衡、有營養的食譜是保證他們健康和聰明的第一步。吉特利說:“盡管大腦的發育在出生后更活躍,但母親在懷孕期間增加營養給孩子帶來的益處將是終生的。”
2.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一年可以讓嬰兒的智商點數增加8點,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對嬰兒大腦發育很關鍵的脂肪DHA。
3.自然就好
盡管培養孩子有很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做到自然而然就好,即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本能。
4.鼓勵孩子進行社會交往
盡管孩子進行多少社會交往的程度很難確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社會交往使孩子培養出來的能力對于他們日后很有好處。
5.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一些人認為最好不讓孩子看任何電視,但美國專家認為在2歲之前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即可,因為看電視這一活動只是單向,它會阻礙孩子口頭語言能力的發育,他說:“孩子如果要學習使用語言,他應該從周圍的人那里得到回應。”
6.玩耍
孩子學習的方式與他們學習的內容同等重要,這也是應該鼓勵孩子多出去玩的原因。學習的過程最好是在更有意義的環境下進行,玩耍中學習就是一種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7.盡早開始接觸樂器
早早開始接觸樂器對于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在4歲時學習一種樂器可以讓孩子的智商增加6個點數。
8.與家人一起撫養孩子
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心,更多的人參加培養孩子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感受,這樣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健全。
(趙之心 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中國保健協會骨質疏松與骨關節病研究會理事,國企聯健康工程運動健康專家組首席專家,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北京市亞健康學會理事,全國心系系列活動專家委員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