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智力低下是由于大腦發育障礙,整個精神活動發育不健全導致的。突出表現為學習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自理。造成兒童智力低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遺傳
遺傳因素是導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據報道,在發達國家,由遺傳疾病所致的智力低下占重度智力低下總數的一半以上。
此外,有一種無臨床異常發現的智力低下。這類智力低下一般認為是由于多基因和非醫學生物性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之結果,故又稱為“社會——文化型”或“社會——心理型”智力低下。這類無異常臨床發現的智力低下患者具有以下流行特征:
①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條件越差,其人群中的患病率越高;
②學齡前期患病率較低,學齡期迅速增高,青春期達患病高峰;
③此類智力低下患兒較集中在其母親智力低下的家庭中。?
近年還發現,一些染色體細微異常也可引起智力低下,從而使染色體異常在智力低下致病原因中的地位更加引人注目。
二、感染和難產
出生前原因:孕婦妊娠前4個月感染風疹病毒,流感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可造成胎兒先天畸形,對胎兒和嬰兒危害極大,容易招致先天性畸形和智力障礙。
圍產期原因:
1.窒息:主要因素為缺氧、早產、顱內出血及高膽紅質血癥。引起腦缺氧原因很多,如胎盤功能不良,胎盤早剝,臍帶扭轉,臍帶繞頸及其它原因及各種因素所致的宮內(或新生兒)窒息。圍產期胎兒窒息的發生率為1.2%~5.3%,由其引起的低氧性腦病是圍產期較多見的神經系統病變,一般預后良好,但較嚴重的胎兒窒息則可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留下程度不等的后遺癥,如智力低下、運動障礙和驚厥等。有研究表明,窒息時間超過15分鐘,即可引起小兒神經系統的不可逆性損傷。?
2.體重和頭圍:低出生體重兒是指出生時其體重低于2500g的小兒。相關研究人員均認為:低出生體重兒早年精神神經發育、兒童期智能及入學后學習能力一般都較正常兒差。他們指出:出生時的體重一般對日后智力發展都有一定的預測意義。研究表明:低體重兒(LBW)特別是極低體重兒(VLBW),是導致小兒智力低下的一個主要的圍產期因素。?
三、營養
國內外眾多有關研究均一致表明,孕期營養不良是宮內胎兒生長遲滯的主要原因之一。凡母親營養不良者,小兒體格發育均明顯遲緩,這種小樣兒常伴有智能低、行為障礙或其他方面的障礙。
四、社會以及家庭心理因素
早期社會隔絕、人為情感剝奪、缺乏母愛、孤兒無人照料、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子女、文化閉塞、不適當的教導方式等均可影響智力水平。
社會經濟地位高的階層,穩定的家庭結構,或其母親曾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兒童,有產時不利因素的兒童與對照組智商之間僅相差5~7分,而在社會經濟地位低下,家庭不穩定或母親沒能受到良好教育的兒童中,有產時不利因素的兒童智商比對照組低19~37分。由此可說明,產時不利因素本身對兒童后來的身心發展意義并不太大,只有與不利的環境、心理因素相結合,才能顯示其作用。
專家認為大家庭、多子女、出生間隔時間短、雙生子和父母離異均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有直接影響或障礙作用。
五、環境因素
1.地理環境:孕婦缺碘,是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2.噪聲:噪聲對胎兒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胎兒發育、胎兒反應以及致畸作用等方面。噪聲對人類胎兒還具有致畸作用。據Jones等報道,1970~1972年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周圍90dB(A)等響曲線噪聲區出生的嬰兒,先天性缺陷的發生率高于其它區域。國內對此也有調查,發現暴露于高強度噪聲的女工,其后代中先天性缺陷的發生對照組顯著提高。?
3.放射線:研究表明,無論是X線或其它放射線,均可使胚胎發育停止繼而發生畸形。胚胎或胎兒受放射線影響的程度取決于3個因素:①放射線種類和劑量;②受照射時的發育階段;③胚胎對放射線的敏感性。
4.重金屬:鉛含量過高,易發生不孕、自然流產、生產低體重兒,其嬰兒則有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
預防低能的方法,主要是根據上述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消除或避免。對于智力低下要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父母可以參照以下的標準:
一、不會笑。正常的小兒2個月會笑,4個月可被逗得大聲發笑,而智力低下的小兒,一般不會笑,或只會無目的的傻笑。
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6個月后,仍不能注意到大人在和他講話。對周圍的人和物注意力差,目光呆滯。
三、喂養困難。給6-8個月的嬰兒喂米飯、饅頭等固體食物時,嬰兒常出現惡心和嘔吐,咀嚼能力差,經常有嗆咳的現象。
四、清醒時伸舌、流涎,甚至延續至2-3歲。
五、動作發育遲。4個月仍不能抬頭,10個月仍不會獨坐,12個月后不會用手指捏東西,開始走路時,兩腳仍到處亂踢。
六、語言發育遲。1歲后,仍不能有目的的發音,有時可有無目的的亂叫。
七、受刺激后,不會立即引起啼哭,而要隔一會,或反復刺激后,才能啼哭,哭的聲音與正常小兒不同,常出現刺耳的尖叫,或哭聲無力。
八、對周圍的任何環境都缺乏興趣,注意力不集中,對玩具的興趣也很短暫。
九、不能辨別親人和陌生人。
十、無目的活動多,大人很難理解。
采編自:中華婦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