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當這些還不懂事的孩子被母親忽略時,皮質醇激素水平會急劇上升。只要被忽視的時間超過2分鐘,他們就會擔心第二天同樣沒人理他們。兒童成長方面的專家指出,反復出現的焦慮情緒會對嬰兒的健康及今后的人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倫敦大學的別爾斯基教授也表示,焦慮因素在內的各種因素不僅影響母嬰關系,而且可使嬰兒的皮質醇激素水平在短時間內不斷升高,同時免疫系統隨之下降。
分離焦慮通常會持續到2歲
嬰兒在與爸爸媽媽長期密切的共同生活中,會對照顧他最多的人(通常是媽媽)形成強烈的依戀。媽媽是他最親近的人,有媽媽在身邊,他感到特別地安全和幸福。而一旦媽媽離開,他就會感到缺乏安全感。因此,一旦媽媽從他視線里消失,他就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并且哭鬧。這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分離焦慮將一直持續到孩子2歲到2歲半左右。這個時期之前,任何時候媽媽離開,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只有當孩子經歷了多次媽媽離開又回來,孩子逐漸建立起“媽媽只是離開一會,但一定會再回到我身邊來”的信任感時,孩子才能夠在媽媽離開時有安全感,從而戰勝分離焦慮。
對于1歲以內的嬰兒,爸爸媽媽(尤其是照顧孩子最多的人)要盡可能減少必須離開孩子的次數,特別是要盡量減少讓孩子一個人獨處的次數。如果必須離開,便要用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話告訴他,媽媽要離開一會,但很快就回來。你要相信,孩子是能夠明白你的意思的;孩子也是能夠經受得住媽媽暫時離開的“痛苦”的。只要讓孩子逐漸相信,媽媽離開后還會回來,孩子的焦慮就會逐漸減輕。但是千萬不要采取如下做法:
不理睬孩子的哭聲,狠狠心走開;
硬掰開孩子緊攥著爸爸媽媽的手,甚至埋怨著,然后離開;
把孩子單獨隔離到另一個地方,不讓他跟著,然后趁機走開;
趁孩子玩得高興的時候,偷偷地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