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跟比他大的人相處
方正3歲就識字3000,5歲跳過幼兒園大班上小學,又連跳兩個年級,8歲直接上初中,現在12歲。當很多同齡的孩子還是懵懂少年,他卻將獨自赴美留學。
觀察團認為:按照方正這個年齡,如果在我們南京的話,大概讀初一吧,可是他現在上高一,省了三年時間。這省掉的時間讓孩子喪失了跟同齡人交往的快樂。方正的目光讓人印象特別深刻,叫“深邃”。其實我們更愿意看到的是清澈,看到的是朝氣,看到的是年少輕狂。換句話說,違背自然的成長的法則,是不是人道的呢?
方正回答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從小學開始一直跟比我大的人一起,所以我跟他們的能力應該是一樣的。雖然我小時候可能沒跟同年齡的小孩一起玩,但因為我的思想要成熟一點,那我就跟這些更高層次的人討論更深層次的問題,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從這當中得到的樂趣是更多的。
8歲騎車1000公里不嫌累
方正8歲時,父親偷偷帶著他一起騎車去合肥,用時10天,共計1000公里。4年后,父親竟然又一次產生了瘋狂的想法,那就是騎車去青海!青海距離淄博將近3000公里,這也是一條紅軍當年長征走過的路。
觀察團認為,8歲騎1000公里是否合適?是否太冒險?雖然堅持下來了,但孩子的心理上能否承受?方正父親則回答,通過這兩次騎車旅行,他突然覺得這個孩子的意志力、心理素質和自理能力已經達到了初中學生的水平。
觀察團說,方正簡直讓我們想到了大棚里的西紅柿。反季節的時候,大棚里的西紅柿用化肥用催熟劑,它可以快速成長,從色澤或者個頭它都會超過我們自然的。但大棚里的西紅柿和自然長的西紅柿相比,我們會更偏愛自然長的,因為口感是截然不同的。
自稱就是“野生西紅柿”
2006年夏天,父親向朋友借了錢讓孩子參加了一次美國修學旅行。回來之后,去美國留學,就成了方正的夢想。不走尋常路的方正一手包辦了所有的申請工作,獨自奔波于北京、上海,香港,一次次的考試、面試,在經歷了無數次的等待和失落之后,執著的方正終于等來了美國密歇根CK中學的錄取通知書,而且他們還給了方正50萬人民幣的助學金。
觀察團認為,12歲就要去外國習慣一個新的教育制度,或者說去適應一種新的活法,這么小的年紀能承擔得起嗎?
方正說,我的思維比較成熟,而且自理能力很強。我應該能承受同齡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從這次我獨立申請留學就能看出來。美國的中考錄取分數只是一個資格,一個門檻,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對你的考查,要說野生和大棚,其實我們才是真正野生的。(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