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請花更多時間與孩子一起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男孩兒更像小男子漢,女孩兒長大后更懂得與異性交往。父親在孩子眼里代表著無窮的力量與強大的依靠,父親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現在有相當一部分父親還認識不到這一點,把教育孩子的責任要么推卸給妻子,要么推卸給學校。這不僅僅是作為一名現代父親的悲哀,更會導致不良家庭教育環境。


  父愛是一種力量


  田梅 女 32歲 女兒6歲


  孩子5歲那年,她爸被委派到西安市當分公司經理,一去就是三年,開始我沒有注意到,爸爸不在對孩子會有什么影響。有一次,我家請了個木工師傅做家具。一向不同陌生男子說話的女兒,卻纏著這位木工師傅說個沒完,還可憐兮兮地對人家說:“你抱抱我好嗎?”我感到十分納悶,待人家走后,我問女兒為什么跟這位叔叔這樣親近?女兒歪著脖子說:“我覺得他長得像爸爸。”女兒是如此需要父愛,從那以后我讓丈夫寫信時,也給女兒單獨寫上幾句,讓女兒感受到父親對她的關懷。可是我知道,父親的關愛又豈是幾封書信能包括的?


  鄂玉芬 女 45歲 兒子22歲


  我29歲那年,愛人因車禍去世。我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由于家里沒有男人,我凡事都謹小慎微,從不讓孩子拋頭露面,唯恐惹是生非。忙于工作的我也很少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幾乎都是在我的翅膀下摟著、護著長大的。結果由于孩子從小缺乏父愛,也缺乏男人勇敢、剛毅、豁達性格的感染,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女性化的特點:膽小怕事、見到生人就躲、上課從不敢發言、也從不愿意獨立外出辦事。現在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交友和擇業都成了問題。看來,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確實存在不可彌補的性格缺憾。


  谷琴 女 35歲 兒子11歲


  我兒子最近出現了很多問題:學習不夠用功,成績中等,對父母越來越沒有禮貌,很少主動叫爸爸、媽媽,很少說話。我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兒子要求我回避,他跟心理醫生說了很多很多。后來心理醫生解釋說,問題主要出在孩子他爸的身上。孩子說,在學校常有同學欺負他,他不知該怎么辦,這種時候我怕孩子出事,往往讓他忍耐,孩子很想聽爸爸怎么說,可孩子他爸從來沒有耐心聽孩子講學校里的事。孩子還說,我經常給他增加新作業,強迫他做好多的數學題和作文。并說:“如果是爸爸輔導我學習效果會更好,可是他老是說工作忙,老加班,星期天他也不帶我出去玩,晚上他總是在電腦上工作,是不是電腦是他的兒子?工作比兒子更重要嗎?我對爸媽有意見,他們又不愛聽我說的話,還讓我叫他們,我才不叫呢!”心理醫生對我說:“父親是成人社會的典范,應是孩子的好榜樣。所以父親不僅僅要給予孩子物質生活的保障,更要給予孩子寶貴的精神財富。”


  父愛助兒健康成長


  中國兒童教育研究協會研究員 張國玉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父親忙于工作、賺錢,或由于離婚、早逝等原因,教育孩子的重任主要由母親承擔,普遍出現了“親情關系向母性群體傾斜”的現象,這不僅有礙于良好家庭關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首先,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戲伙伴,也是兒童積極情感的滿足者。父親與孩子的游戲更多的是與孩子玩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游戲,而不像母親那樣更多地做一些傳統、安靜、缺少變化的游戲,所以,孩子更喜歡與父親玩。據研究表明,在自由選擇游戲對象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親作為第一游戲伙伴來選擇。


  其次,父愛有助于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一般來說,父親通常具有獨立、自信、自主、堅毅、勇敢、果斷、堅強、敢于冒險、勇于克服困難、富有進取心、合作、熱情、外向、開朗、大方、寬厚等個性特征。孩子與父親的不斷交往中,一方面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父愛,從中模仿、學習父親的言談舉止;另一方面,父親也自覺、不自覺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個性特征,尤其是對男孩要求更為嚴格。


  第三,正常的父愛,能促進兒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男孩能模仿、學習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從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認同。如果男孩缺乏“父愛”或與父親交往過少,容易導致“女性化”傾向。


  第四,父愛更易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觀察和研究證明:母愛與父愛對兒童的智力影響是有差異的。孩子從母親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語言、日常生活知識、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藝術性等方面的知識。而父親,可能給予孩子更豐富、更廣闊的知識。父親通過與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種形式的活動、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意識,促進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的發展。一項追蹤研究發現,凡與父親在一起交往機會多的兒童,其智力水平更高,尤其是男孩更是如此。由此可見,“親情關系向母性群體傾斜”,是一種不利于兒童健康發展的現象,應引起我們家長的警惕。父親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多給孩子一些“父愛”,當然,對于單親家庭來說,應盡可能地消除“沒有父親”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母親盡可能與孩子多做一些男性常做的活動,請家庭中的其他男子,如爺爺、叔叔、外公或舅舅等盡一份“男子影響”的責任,給孩子一些“父愛”,防止教育可能出現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