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學校是寄宿制呀!”
“那我就轉學。”兒子的話更干脆。
“總應該有個原因吧?”我追問,兒子一臉不耐煩:“我不適應,行了吧。”再問就一言不發。我只好悄悄跑到學校去搞“調研”。
班主任老師很認真。聽我說明情況后,她告訴我,兒子的學習不成問題。就是平時有點爭勝好強。凡事都要爭個第一。這本來沒什么不對,可爭過了頭,就有點……老師舉了例子,上次班里派我兒子和另一名女生參加年級的英語口語比賽,獲得了第二名,可獎狀只有一張,回來的路上,為了獎狀放在誰那兒,兩人各不相讓,結果我兒子一把就給扯了,說是誰也別要。
“啊?!有這事!”我又氣又惱,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兒子要退宿或轉學,她覺得問題可能出在與同學相處上,希望我能和管學生公寓的生活老師溝通,然后再大家共同商議辦法。
生活老師一看就是個人人喜歡的老阿姨。我一報出兒子的名字,她慈愛地笑了:那孩子挺聰明,就是有點小個性。凡事不會替別人想,不過如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獨尊慣了,也不奇怪。
兩個老師都提到兒子以自我為中心,我覺得問題不小。于是和生活老師細細交談,得知了一些讓我哭笑不得的事情——6人一間的學生公寓,每套房間帶有衛生間和洗漱室,每晚60分鐘洗漱時間,大家抓緊些足夠了,別人都是洗臉、涮牙后接一盆熱水出來洗腳,可兒子一進去就得在里面呆上半小時,才不管后面還有同學等著洗漱,結果經常有同學來告狀。前幾天中午下雨了,兒子明明看見舍友的被子晾在外面,可自己打上傘就上課去了。要不是老師發現了,拿備用鑰匙打開門,還不得讓同學睡濕被子。兒子學習不錯,每天作業早早做完了,誰要是問他題,他總是掏出作業本:“抄去,別來煩我!”就這樣,天長日久,兒子成了班里的“獨行俠”,可不他不是已經感覺沒意思嗎?
了解了這些情況,我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了根源——由于從小一直學習較好,倍受老師的喜愛、再加上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家中說一不二,所以養成了凡事以我為中心的心態,缺乏平等互助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21世紀是一個合作的世紀,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之一。班主任老師還指出:缺乏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是孩子們的通病,只是兒子的表現比較突出罷了,她正在考慮要通過一些活動讓孩子意識到競爭固然重要,但合作更為重要。老師的話給了我啟發,經過深思熟慮,我開始一連串行動。比如——
利用雙休日一家三口去朋友開的拓展訓練營,這是為一些公司員工開展的旨在培養拼搏精神、團隊意識的課程。活動科目都很有意思—二人相互支撐走過離地一米高、相距一米遠的鋼索;隊友搭起手臂,一個隊員從1米5的高臺往下跳;在假想的鱷魚湖中,十幾名隊友用兩塊跳板、三個汽油桶逃生……可以這么說,這些科目如果只憑個人,再能干也是白搭。好在我們所在的隊互相取長補短,最終首先闖關成功。當聽到教練講評每一次活動勝利的根源都在于彼此的信任、支持、互助時,有了切身體驗的兒子興奮地連連點頭。
回家路上,先生趁熱打鐵跟他聊起了足球,先生說再棒的球員,如果沒有團隊的合作,沒有人傳球給他,也不可能取勝。而如果每個人都只想當英雄,沒有團隊意識,那就絕沒有球隊的勝利。足球之所以吸引人就因為在雙方球員組成的團體中,勝負不能確定,全看各自的配合與發揮。一個隊員如果沒有團隊意識,沒有合作精神,不肯把球傳給隊友,也就不會有全隊的勝利。兒子若有所思地點頭。
這時,我婉轉地告訴兒子,你剛開始住宿生活,很可能會出現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關鍵是大家相處有個磨合過程,要互相友愛、謙讓。況且,大家在自己家里都是寶貝蛋,在外相處不存在誰必須讓著誰,而是要互相關心,要學會替別人想想。下周你生日,請同學們來家做客如何?
“那?他們會來嗎?”
“只要你有誠意,拒絕友情的人畢竟不會太多吧。”
兒子的生日聚會開得挺順利。那天,兒子以可樂代酒,發表了致詞:“希望在這次聚會之后,和大家成為好朋友,以后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請各位同學當面指正。”
趁氣氛熱烈之際,我當眾“揭發”了兒子在家只顧自己的幾件軼事,拜托同學們理解兒子的一些只顧自己的舉動,引得孩子們紛紛自揭傷疤,紛紛談起自己在家稱王稱霸的舉動,又彼此相互清算在宿舍的利己之舉。一時間,往日的不快煙消云散。小小的房間里充溢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坐在房間的一角,看著開心的孩子們,我心想:孩子遲早要走向社會,僅僅學習好遠遠不夠,而要學會與人相處,擁有合作意識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