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可以寫一封信向去年12月15日乘坐從紐約到洛杉磯的174航班的所有乘客致歉,因為我就是那個哭鬧不停的2歲男孩兒的母親。正是那個小皮猴,霸占住走廊通道,擋住飲料車達20分鐘之久;正是這個小皮猴,尖利的哭叫有如魔音傳耳、連玻璃都能擊碎;正是這個小皮猴,被我強行抱回位子以后,就開始對著前面的椅背拳打腳踢,足足表演了10分鐘—抱歉啊,前面的那位,那10分鐘對你來說一定度日如年吧,哎,我也是一樣啊!
兒子大鬧天宮之后,心滿意足地睡著了,我卻在別人責備的眼光里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好在坐在我身邊的兩位乘客,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不斷地給予安慰。—等幾年以后你再回想起今天的經歷,一定會覺得很好笑。沒錯,在那么難堪的情況下,我能做的表情也只能是苦笑了。
學齡前的寶寶雖然已經掌握了部分語言,但尚不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每一種感受。因此,經驗告訴我們,避免孩子突然大哭大鬧的最基本原則是,確保他們不感到饑餓、疲勞或無聊。但有時候,一個吃得飽、睡得足、精神頭兒很旺的寶寶也可能突然就在公共場合耍起“無賴”。這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處理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情景設定一:超級市場
有一次我帶著兒子到超市買東西,那時候他才18個月,我就像以往那樣把他放在專用的兒童購物車里。然而那天他突然尖叫著要出來,我當然不準,于是小東西便抓起一塊面包拼命往嘴里塞,就好像一個禮拜沒吃過東西似的。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又抓過一把香蕉狂吃起來。我身邊的幾個女人都沖我皺眉頭,還以為是我沒有喂飽孩子。我當時實在是讓小家伙的舉動給弄懵了。
可能刺激到寶寶的因素
● 周圍環境的色彩過于明亮或者寶寶一時間看到和接觸到的事物過多;
● 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卻發現自己根本得不到;
● 感到無聊;
你的處理方法:
發號施令:在帶寶寶去超市之前,對他的表現提出要求。比如,“我們要給爸爸的生日晚餐買材料,可不是去買糖。”或者,“你可看那里的玩具,但是我們今天一個都不買。”有了這個前提,就算寶寶仍然會要求你給他買這買那,至少在要求沒有得到響應的時候,他不會感到特別驚訝和失望。
激發寶寶的興趣:我們可以把購物變成一種游戲,這樣寶寶既不會過于興奮也不至于感到無聊。超市里的互動游戲可以多種多樣—我們可以用一包洋芋片和寶寶玩接球,可以故意唱些怪聲怪調的兒歌,還可以讓寶寶清點購物車里的東西。專家指出,對于兩三歲的孩子來說,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因為在這個年齡他們對任何事物的興趣都只能保持三分鐘熱度。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告訴他幾樣你要買的東西,然后讓他幫助你尋找。
情景設定二:串門
前些日子,我們帶著孩子到朋友家串門。兒子抱著一個拿著麥克風的小熊玩得不亦樂乎。正在這時候,朋友的小女兒一把把麥克風小熊抓了過去,我兒子一下子就大哭起來,小臉兒憋得通紅。然后他就一邊跺腳,一邊把身邊的糖果和餅干統統扔在了地上。我當時羞愧地簡直無地自容。
可能刺激到寶寶的因素
● 分享受挫;
● 受到了玩伴的挑釁;
● 輸了游戲(尤其當寶寶和贏家有摩擦的時候);
你的處理方法:
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對寶寶來說,當事情沒有向所希望的那樣發展的時候,他們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所有的游戲都是有輸有贏的,也只有這樣游戲才會有趣。在和寶寶做游戲的時候,父母不妨故意輸掉幾次,然后讓寶寶看看自己是如何面對輸贏的。可以這樣說,“雖然我輸了,但這個游戲還是非常有趣,也許下一次我能贏呢。”
告訴寶寶并非每一樣東西都可以分享:小孩子往往不能忍受別人和自己分享每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這與自私不同,是天性使然。父母必須正視孩子的這一特點,在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之前,幫 孩子把最喜歡的幾樣玩具收起來。父母的做法告訴孩子,你尊重他所喜歡的東西,但分享也是游戲的一部分。同時告訴寶寶,小朋友不會把寶寶的玩具帶回家。
公平裁決:如果你的小東西為了玩具和小伙伴打起架來,你應該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告訴兩個孩子:你們要輪換著玩。這種說法比“讓著弟弟”要好得多,因為對孩子來說,后一種說法并不公平也難以接受。你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以確保每隔一段時間兩個孩子便交換玩具。
情景設定三:離開好玩的地方
女兒兩歲半的時候,我曾經帶她去看過一次芝麻街的兒童話劇。演出結束以后,孩子死活也不肯離開,又哭又叫抱著劇院的椅子不撒手。講道理未果后,我不得不將她強行抱走,結果她從劇院一路哭鬧到停車場,直到被丟進車里、哭啞了嗓子才肯作罷。
可能刺激到寶寶的因素
● 活動結束或者從活動中退出;
● 改變活動項目(如從看電視變成穿衣服上學)。
你的處理方法:
打好“預防針”:被命令的感覺會讓孩子沮喪,因此父母在某件事情將要發生之前應該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出現哪些情況,這樣就能讓寶寶覺得掌握主動權的是自己而不是爸爸媽媽。比如,“我們再玩三次滑梯就該回家了”,或者“吃完雪糕我們到外面去玩。”
制定規矩:當孩子感到事情不在自己掌握的時候就容易大聲哭鬧、亂發脾氣。而規矩能給與他們必要的安全感。比如,當游戲日結束的時候,我們可以規定寶寶與其他小朋友握握手;從公園回家之前在噴泉邊玩一會兒水等等。
休息一會兒:完成一種活動,準備開始另外一種活動之前,父母可以帶著寶寶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休息一會兒,平穩一下心情。雖然這樣做有點耗費時間,但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過于興奮。
經常給予表揚:如果寶寶能夠不哭不鬧乖乖地跟著父母從小朋友家或者游樂園離開,我們就應該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剛剛的表現是正確的。我們可以說,“寶寶那么聽話,真讓媽媽驕傲”,或者,“今天玩兒得真高興啊!”小孩子都喜歡正面的評價,因此父母對于正確行為的關注和鼓勵能激勵孩子將優點保持下去。
五個“萬能”方法對付小暴君
保持目光交流:盯住孩子的眼睛,讓他明白你很關注他的行為并希望他能平靜下來。同時,你也愿意與他溝通,聽他所說的話。
吹口哨:你的口哨聲能令孩子停止尖叫,他渴望知道你想說什么。
做“暫停”的手勢:與孩子約定,只要你擺出暫停的手勢,他就必須停止胡鬧,在此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在此之后則處以重罰。
忽視存在:如果孩子是在家里大發脾氣,你可以把他關在他的屋子里,讓他自己反省一個下午,對他不聞不問。
以暴制暴:倘若孩子正準備傷害他人或是他自己,你可以用雙臂將他緊緊抱在懷里,直到他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