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緊張,但這並不是件壞事

  緊張是我們的肌體面對外部刺激時所做出的一個反應。假如我們對刺激不再做出反應,那倒是令人擔憂了!

  外部刺激所引起的突然緊張,比我們想像的多得多:從寒冷、同事吸煙的煙霧,到老板的冷面孔,孩子的眼淚,母親尖刻的指責……

  當我們抱怨自己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的時候,我們會非常吃驚地聽到醫學專家這樣回答我們:“太好了,只要還會緊張,就沒什么事!” 因為,對于醫生們來說,“處于緊張狀態”是指它的本義,即“有反應”;而對于我們來說,緊張常常被曲解,變成為“筋疲力盡”、“忍無可忍”、“過度敏感”的同義詞。對緊張的這些過分“反應”所產生的后,我們倒需要加以認識和控制。


  或多或少的緊張——腎上腺調整它的應答

  緊張,是我們的器官賦予我們應對突然情況時調動起來的一種能力。了解其機制,我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給予我們的辦法,最輕松地擺脫“緊張考驗”。我們的“應對能力”分為三段時間展開:

  當我們鄰居的立體聲組合音響發出雷鳴般的鳴響,我們最好的朋友說出尖酸的批評,我們鹵莽的淘氣鬼兒子攀爬書架時,我們的下丘腦就拉響了警報,促使我們釋放出緊張的荷爾蒙。

  第一個階段是,腎上腺素促使我們的脈搏加速跳動,使我們的胃部痙攣,使我們的喉嚨發緊,或者使我們氣憤,甚至大怒!

  這些反應(焦慮或者惱怒)會帶來不舒服,幸好這些不愉快的情緒能根據所遇到的麻煩大小來調整。當我們吃了閉門羹,我們不會像有人翻動了我們辦公室抽屜那樣大喊大叫;相反,當看見“小登山者”的腳踩著我們心愛的一本書,去夠書架上的大字典時,我們的心跳會比聽見嬰兒要奶吃的哭聲時快得多。

  事實上,腎上腺素根據我們遇到的事情來調節分泌。這是一件好事情,因為正是靠腎上腺素的分泌來調節著我們的血壓,用最好和最快的方式給我們的大腦供氧,并且提高我們肌肉的緊張度,以幫助我們立刻適應周圍的環境:能夠更好地識別各種氣味,擴大瞳孔以便最大限度地拓展視野,聽覺和觸覺會變得更加靈敏……所有的感官都高度警覺,以便對環境做出最好的判斷和反應。假如收集到的信息使我們擔心會有危險,我們的身體就會像一張上了弦的弓似的繃得緊緊的,隨時準備躲避危險。稍后,如果我們判斷局面可以控制,我們就可以緩沖一下。

  第二個階段是,不論我們是輕度緊張還是高度緊張,可的松(腎上腺分泌的物質)便會立刻來增援。在提高我們血糖濃度的同時,它使我們的器官一旦遇到刺激就立刻活躍起來,并且保持足夠的力量。

  正是腎上腺素使我們在聽見嬰兒哭叫時會猛然一驚,又是可的松讓我們趕緊跑進廚房抓起他的奶瓶,拿起圍嘴,再跑過去喂孩子……這些幾乎是一連串的機械動作,每一次都有賴于我們身體里的緊張機制。正是它的力量把我們從沙發上拉起來,甚至是下意識的。我們應該學會去開發它、利用它。如果說,在上面提到的情形中,這種緊張機制只是把我們從閱讀狀態中拉出來,或者從其他不緊要的忙碌中喚醒,那么,在緊急情況下,它能使我們迸發出平時不可思議的力量。

  在緊急情況下,趕來救援的可的松具有激發我們勇氣的能力:敢于向老板提出增加工資的要求;看到孩子在爬高時,可的松會使我們的聲音變得鎮定,勸說爬高的孩子慢慢地滑落到我們的懷抱里。即使我們口干舌燥,心臟怦怦跳動,我們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情緒,發揮我們的勸說能力。假如勸說無效,我們會趕快采取其他措施。

  相反,一旦我們放松警惕,腎上腺素和可的松的水平也就降低了。假如問題已經解決了,我們就會心平氣和地穩坐在沙發上,抱著小嬰兒,津津有味地聽他開始吃奶時大口吞咽而發出的咕嚕咕嚕的聲音。

  這是暴風雨后的寧靜,緊張的第三個階段。


  警報——行動——平靜:完整的自我保護計劃。

  有時,可的松會“虛張聲勢”,驅使我們勉強去做一些心里沒底的事情。一旦從這種事情中出來,一松懈下來,我們就立刻會感到渾身發軟。


  緊張的來源——無論是輕如鴻毛的壓力還是重如泰山的壓力

  孩子拉肚子,夜里用了一包尿布;阿姨病了;第二天要交給學校老師錢,付孩子參觀動物園的門票錢……這是一位母親在生活中遇到的很正常的事情,以至于我們都不覺得它們能成其為緊張的因素。然而,這些事情照樣可以引起荷爾蒙分泌的整個過程:釋放腎上腺素,可的松的增援,以及自由回落!

  相反,我們能感覺到的緊張是,不耐煩的司機催我們說:“怎么搞的,你倒是快走啊”;剛跑到電梯跟前,電梯門卻關上了;還有職業中各種緊急事件的驚懼。然而,這只是日常生活的場景,每個人都會遇到。

  無論是已經過去了的緊張原因,還是剛剛覺察到的緊張原因,一個母親比一個“普通的”成年人能感受到更多的緊張。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專家巴居士強調:“因為疲勞而前來就診的人,多數是30~40歲的母親,她們擔負起了家庭所有的重任,她們被重擔壓倒了。久而久之,這種壓力不可避免地會對她們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影響。”

  如果說緊張是反擊大大小小打擊的最好途徑,但是隨著不斷地求助于我們的下丘腦和腎上腺素,最終會損耗掉它們的能量和我們的能量。慢慢地,腎上腺發出警報會越來越遲緩,可的松在我們還未遭受到打擊之前就失去了活力。最后,即使荷爾蒙大量釋放,也無法幫助我們擺脫昏沉沉的腦袋和無法避免的失望感。形成“失望——刺激——造成新的緊張”的惡性循環。如果前一次的緊張情緒還沒有平靜,再遭遇第二次緊張,我們的心情會比兩分鐘之前還低落,甚至使我們說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

  多虧了催產素,我們比父親們裝備得更好

  不幸中的有幸是,嬰兒帶給我們精神上的小小撞擊,通常是既痛苦又安慰的。在同孩子的充滿愛的接觸中,我們將腎上腺和可的松調整到正常狀態。這已在老鼠身上做了證實:將公鼠和母鼠放在反復刺激的環境中,之后將它們放回鼠群,母鼠馬上會遷怒于小老鼠,而公鼠則會同其他公鼠發生沖突以排泄緊張的情緒!

  負責該項目的泰勒說,母愛不是保持我們精神健康的惟一平衡因素,男人們身上同樣存在一種先天的荷爾蒙基因,在遇到挑釁時可以平息他們的不滿情緒(大概就是睪酮);而催產素的分泌則完全是母性的,這種荷爾蒙在妊娠期和分娩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荷爾蒙的源泉不是不會枯竭的

  “他又著涼了”,“他又干了一連串的蠢事”……我們有一大堆的詞匯來表達幾乎同樣的意思:又是,總是,又一次……盡管我們有母愛的力量,但這種大量的重復性的緊張,也會弄得我們疲憊不堪。

  的確,小問題接連不斷:“上一次,他的鼻炎就轉成了耳炎”,或者“每次老師要見我,就是告訴我,我的孩子讓人無法忍受……”但如果我們把這些小災小難都當成大問題的話,那它的危險就在于,當只需要“殺雞”時,我們卻用了“宰牛刀”。不信嗎?看,他的感冒第二天就好了;而老師告訴你,你的小魔鬼已經變成了天使。如果我們常常沒有必要地磨礪我們的腎上腺和可的松“武器”,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它們反而不那么有效了!
  
  也許老師還沒有滿意你的孩子,也許他的鼻炎真的轉成了氣管炎,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去嘗試新的,也許是更好的方法呢:與其讓患感冒的孩子口袋里塞滿了紙巾送到幼兒園,為什么不把孩子交給奶奶照看一天呢;既然孩子得了感冒會好起來,那我們有什么必要過分地緊張呢?

  后備的武器:對付轉嫁的緊張

  顯而易見,老師并不欣賞我們兒子(或女兒)的活力四射,她會經常提醒我們明白這一點。在我們有負疚感的同時,老師排泄了自己緊張的情緒,可以說,她把她自己的緊張心情轉嫁給了我們。那么,我們可以這樣和老師交流一下:“我的兒子是比別的孩子更活躍一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您是老師,您得去適應他們不同的性格,這些孩子會幫助您豐富您的職業經驗!” 一個小小的交流可以讓我們的腎上腺振奮起來!

  客觀上講,我們也得承認孩子好動的性格同樣也突破了我們的防線。因此,應該很公平地把緊張分一半給父親。我們兩個人孕育了身體健康的孩子,放手讓父親同兒子或女兒一起打球或騎三輪腳踏車這種需要體力的事。“忘掉那種說法:求助是承認自己甩手不管;一個好的母親能自己應付一切。事實上,一個好的母親,既不是圣人,也不是自我犧牲的模范……”巴居士強調說。

  通過一些自我愉悅的方式,繞開緊張

  “在很困難的時期,當你感到忙不過來的時候,你應該抽出時間來尋找快樂,你為所有的人著想,那么也應該為自己著想!開列出一個能讓你快樂的清單:給自己買雙鞋,與一位女友出去喝茶,躺在床上看娛樂片,洗一個溫水澡等等。選擇這些自我調節的方式,今天去做一件,明天去做一件,下一周再去做一件……善待您自己。這樣可以加強自我重視,有助于精神放松。”巴居士進一步解釋說。

  使自我重視更加完善,有助于可的松的正常分泌。我們不僅僅有愉快的心情,而且有健美的形體。“惟美主義具有迸發出愉快激情的能力,能使同一文化的個體自我承認和自我歡愉。”當我們能夠自我認識并且能夠自我愉悅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自我刺激,關于緊張研究與信息國際研究信息中心的創始人之一,蘭熱博士強調說。

  緊張,但感到幸福

  在歐洲和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女人比男人感到幸福的人多。女性認為這大概是由于女人不像男人那樣對生活有更多的期待。沒有理由讓滿意的動機變成緊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