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起跑線”其實很簡單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話曾經風行一時。后來,被當作應試教育的樣本口號,讓時評家們痛批了一陣,本人還以為這口號退出流通了。近讀本月8 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國內最大的親子育兒網站委托專家們做的調查發現,對“您認為孩子的競爭起跑線應該設在什么階段”這個問題,媽媽們的回復平均值是第18個月。18個月!中國孩子剛學會走路,已經蹲在起跑線上了。

  那么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如果相信美國某個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研究,這句話在統計意義上是對的。但美國人從這一結論里推想出來的教育措施,卻和我們的很不一樣。

  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因為改進了經濟學所用的統計方法,獲得2000年諾貝爾經濟獎。經他改進后,以前用于宏觀經濟現象的一些方法,就能用在微觀經濟方面,比如個人收入。赫克曼研究了美國政府各項就業培訓對城市貧民青年的影響,發現這筆每年20億美元的資助基本打水漂。對于黑人男性青年,受過訓練者的平均工資,居然還比未受訓的低。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怪現象?赫克曼的解釋是,當代美國經濟要求工作者有相當的認知技巧(語言能力,數學能力,分析能力等)和非認知技巧(耐心,堅持,遵守紀律,遵循程序,愿意與人合作等),這些技巧是可以教的,但對基礎差的貧民青年,過了一定年齡后學起來很困難。投資人力資本,關鍵要趁早。幼年時投資1塊錢,效果勝過青年時的100塊。

  按赫克曼收集的資料,大學生的子女和中學輟學者的子女,在1歲時看不出有什么差別;技巧高低的技溝是在2歲開始出現的。中國媽媽的18個月經驗值,按美國標準,顯得太緊張,可以等到孩子2歲會跑的時候。但也不算差得很遠。

  如今,在紐約哈萊姆黑人區,黑人社會活動家杰弗里·卡納達所領導的試驗,就很符合赫克曼的設想。卡納達發下大宏愿,要從整體上改變哈萊姆貧窮狀況,而不僅是培養幾個黑人優秀生。他建立了一條“傳送帶”系統,從孕婦學校開始,到幼兒園到高中,一條龍服務,誓把貧民區窮孩子送進大學。

  不過,卡納達的“傳送帶”,在兒童2-3歲時,并不是如我國般背唐詩或學奧數。畢竟,黑人兒童的競爭對象還不是中國孩子。卡納達只是與紐約的中產階級(白人占多數)家庭的兒童競爭。

  赫克曼的研究,讓以前因強調能力而顯得政治不“正確”的一些做法,在統計數據的掩護下跳出水面。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人員,帶著錄像機住進中產階級家庭和貧民家庭,比較兩者育兒方法的異同。他們發現,最大區別是語言環境的不同。一是數量不同,中產階級父母對孩子講的話語量遠遠超過貧民家庭。到3 歲時,中產階級家庭的兒童平均聽了3000萬個單詞,而貧民家庭只有1000萬。二是話語質量不同。中產階級父母的話語要復雜得多,而且很多父母經常念書給孩子聽。三是態度不同,中產階級父母更尊重兒童。比如,飯桌上閑談時,他們的話題和語氣,已經假設了孩子是要加入討論的。而貧民家庭通常是父母決定,孩子執行。

  語言環境的不同帶來語言能力的高低。語言能力是智商測驗的一部分,而智商與學習成績有很高相關性。所以卡納達的父母學校,主要是幫助貧民父母給予兒童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比如,周五晚上讓孩子將超市廣告上的減價券剪下來,整齊地貼在紙上。既練手工,又嘰呱著參與家庭購物決定。周六全班去超市購物前,心理學家先指導家長:不要簡單地說“把這個拿過來”,你可以說“把那根長的胡蘿卜放進這個小的塑料袋”;如果孩子拿錯了,決不可指責“怎么這么笨”,而要告訴他,“不是這根短的,是那根有著個尖尾巴的長的胡蘿卜”。購物之后,隨行的心理學家還要評價家長表現。

  美國貧民區和我國沒有可比性,但把“起跑線”設作父母和孩子間更多、內容更豐富的語言交流,這一條還是有啟發的。而且,這也是每個家庭——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是可能做到的。


   育兒“起跑線”其實很簡單,只是和孩子多講講話。


  (作者:吳澧 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