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腦癱
董主任介紹,腦癱是大腦在發育成熟前,因受到損傷或發育病變而引起的以運動和姿式障礙為主的臨床綜合征。母親妊娠期間及孩子出生后發生的各種異常情況,都有可能造成腦癱,以早產、產傷、胎兒先天發育異常、宮內感染、新生兒腦缺血缺氧、核黃疸等原因為常見。
腦癱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6個月為第一階段,患兒表現為肌肉無力、抬頭困難、不會翻身、坐不住、手指及大腿等關節過度背屈。半年后至兩歲為第二階段,患兒不會爬、站立不穩或不能站立,肌張力不穩定,關節活動開始有阻力,有折刀感或肌張力低下,無自主運動等。最后階段表現為各式各樣的肌肉痙攣,姿勢異常,并逐漸形成關節變形,為治療訓練增加難度。
腦癱不等于弱智
很多人認為腦癱患兒智力上也有缺陷,覺得這些孩子是“苕”,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腦癱并不等于弱智,很大一部分腦癱患兒僅僅是運動功能障礙,智力上并沒有問題,有些甚至智商還會高于一般同齡兒童。少部分損傷較嚴重的患兒,合并有語言、視、聽、智能障礙,這其中程度較輕的患兒通過早期發現,科學合理的訓練治療也是可以達到一般孩子的智力水平的。
識別早期信號
董主任介紹,不少腦癱的嬰幼兒在“呱呱”墜地后,家長們并沒有發現孩子有什么明顯的異常狀況,特別是那些輕型的腦癱兒童更容易被忽視,即使有的能引起家長與臨床醫師的注意,但也沒有明確的診斷,甚至會誤認為是其他疾病,如佝僂病、缺鋅、營養不良、軟骨病等等,這樣就使嬰兒錯過了早期診斷,貽誤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董主任提醒,其實腦癱兒童在早期所表現的運動障礙、姿勢異常以及進食異常等,只要細心地觀察,不難被發現。這些早期征兆可以幫助家長盡早識別:3周內嬰兒易驚,啼哭不止或啼哭聲微弱,睡眠困難、吃奶無力、拒乳或邊吃邊哭,吞咽困難,進食出現嗆咳、聽到噪聲和體位改變時易出現擁抱樣驚嚇并伴有哭鬧;4-6周的嬰兒對外界刺激反應差,表情淡漠,自主運動少或呈不自主的“鬼臉”樣;3個月還不會翻身、俯臥時不能抬頭;4-6個月時仍豎頭不穩,不能追視物體,仍表現為拇指內收、手握拳狀,不會伸手抓握物品,不會翻身;6-8個月仍不會獨自坐;8個月后仍無爬行意識與動作,家長若發現嬰兒有以上表現,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
出生后3個月內是治療最佳期
對于小兒腦癱除了早發現以外,盡早進行有效的治療也是非常關鍵的。董主任介紹,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康復科收治病人的情況來看,6個月以內康復率為90.35%,10月組89.56%,12月組88.72%,18月組75.47%,由此可見,越早發現和治療,康復效果則越好。
很多家長在孩子被確診為腦癱后心理上無法接受,擔心周圍異樣的眼光,不愿帶孩子就診;還有一些年輕家長經驗不足,一歲之后才發現孩子存在異常,匆忙就醫,這樣都延誤了早期康復的最佳時機。專家指出:在嬰兒早期尤其是出生后3個月內,腦組織尚處于迅速發育階段,可塑性大,是治療的最佳時期。
腦癱患兒的康復是一個綜合治療的過程,治療方法很多,例如:藥物治療、功能訓練、手法按摩、姿勢矯正、物理治療、水療、蠟療、語言療法、作業療法、心理缺陷補償與矯治等,每個孩子根據個體差異、病情輕重由專業醫生綜合評估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另外,腦癱患兒需要長時間的康復治療,家長在治療過程中切不可心灰意冷,應和孩子一起樹立信心,配合專業醫生的治療方案,爭取早日讓孩子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