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關注] 掙錢作業體驗生活的艱辛

  20塊錢怎么掙? 學生自曝“煩惱”掙報料費

  南師附中中學整體教育實驗班的55名同學接到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利用假期,通過自己勞動,賺到20元。眼見假期即將結束,有人歡喜有人憂,這20元到底如何掙呢?

  掙錢法子想了一個寒假

  “想了多少種法子,沒一種可行。”為了圓滿完成這份作業,15歲的小宋可謂想破了腦袋,折騰了一個寒假,20元卻遲遲沒有下落。

  “撿易拉罐或塑料瓶是最正常的渠道,但我想有點創新。”小宋曾聽長輩們提到,過年放焰火剩下的垃圾可以賣到錢,小宋就想趁著過年,到處轉轉,撿點賣錢,可常常是焰火剛放完,垃圾就被環衛工收拾完畢。

  以前,小宋曾利用假期賣過報紙,但他觀察了幾天后,覺得賣報紙的法子實施起來有困難,“過年期間,看報紙的人沒那么多了。”

  去找份工作吧,可找了幾家單位后,老板一聽說小宋還未成年,“人家沒膽子雇傭童工。”

  小宋甚至想到了“炒股賺錢”,但讓他苦惱的是,股市一直到昨天才開盤,“而且開盤就跌,我哪有膽子去炒股?”

  找工作的經歷難以忘懷

  錢怎么賺?就在小宋一籌莫展的時候,同班同學小張的作業已經圓滿完成,“花店的活不累,我是斷斷續續去的。”

  小張是個女孩,還未滿15歲,應聘了幾份工作遭到拒絕后,小張來到了家附近的一家花店,“女老板比較和藹,我把我的一些想法說給她聽,她就同意我留下幫忙。”

  小張說,為了應聘這份工作,她做了很充足的準備。她告訴老板,春節和情人節時,花店雇一個年輕女孩幫忙的必要性,也許是小張的口才折服了老板,也許是女老板比較善良,小張終于如愿以償得到了這份工作。

  “斷斷續續去了一周左右,我就是干些打打雜之類的。”在花店里,小張學習插花,學習做生意,“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小張感言,“最主要的是,我覺得我獨自找到了這份工作,這個經歷就足夠讓我難以忘懷!”

  領取報料費來完成作業

  小宋跟幾個好朋友電話了解了一下,“我問了四個人,兩個完成,兩個未完成。”據小宋的了解,同學們有的是給報紙雜志投稿,有的是到小店里應聘,“好心的老板會讓他們做些輕活,實在不行,也有同學去撿廢紙之類賣的。”

  2月16日學校就要開學,這份寒假作業到底怎么辦?雖說作業不是強制性的,但小宋不甘心就此放棄。看快報時,小宋無意中看到快報有“報料費”,頓時腦袋瓜子轉開了,但到底提供什么樣的新聞才能行得通,小宋犯了難。

  苦苦思索后,小宋眼前一亮,“我們這份特殊的寒假作業不就是新聞嘛!”小宋立即撥通了快報熱線,“領取報料費應該也屬于自己勞動所得!”

  根據報料獎相關標準,快報照例獎小宋報料費150元。

  老師: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辛

  “主要想讓孩子們在年輕時儲存一點記憶。”小宋的班主任孫老師介紹道,在“掙錢”活動前,班上曾安排一個“向陌生人借錢”的活動,“結果完成情況出人意料的好,55個同學有40多位完成了。”

  孫老師稱,“借錢”活動就是讓孩子們感受誠信的重要,而“掙錢”活動,是讓孩子們體驗掙錢的艱辛。“要求他們寫一篇‘掙錢日記’,以確保20元是通過勞動所得。”

  據孫老師私下了解,這次“掙錢”活動,大家完成情況比想象的好許多,估計八成左右能完成。“年輕的時候,儲存點這樣的記憶,以后遇到困難時,也不會輕言退縮,培養了孩子堅強的意志。”孫老師說。

  專家:活動本身有積極意義

  “這種嘗試未嘗不可。”南京一中校長吳曉茅認為,這個活動只要設計得好,可以讓孩子們了解社會,體驗艱辛,確實有可取之處,“活動本身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吳曉茅擔心,如果沒有限定勞動范圍,孩子們給家里洗碗掃地后,家長給了20元,“這也算勞動所得么?”而且,過年期間,孩子多少都有一點壓歲錢,“這樣就會流于形式了。”

  吳曉茅校長希望,孩子們能夠體驗老師的一片苦心,確確實實通過勞動來賺取20元,“這樣學生本身也會有一定的收獲。”(見習記者 馬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