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哭

  關于啼哭0-1歲  

  新生兒三種狀態:睡眠、清醒和啼哭。很多嬰兒很能啼哭,所以一定要做好難備,這樣你能夠把孩子的啼哭當作正常的現象對待,解決問題時也就容易一些。如果你的孩子不大能哭,那你可是位幸運的母親。如果想理解孩子啼哭的原因,學會安慰孩子的辦法,你必須明白孩子煩惱的原因,并且能根據孩子的發育情況,給他合適的安慰。兩周的嬰兒啼哭,可能是因為洗澡前衣服脫得不合孩子的心意;一歲的孩子啼哭,可能是因為你把他一個人留在了房間里等。如果你把兩周的孩子用毛巾被包好,他就會感到極大的安慰;而一歲的孩子看到你回來后,就感到很滿足了。 

  關于啼哭0-1歲

  新生兒與別人的交流方式是有限的,他只會通過哭聲表達出有些方面不大合適。請記住,在過去的10個月里,孩子一直在黑暗的環境中漂浮著,非常舒適,溫度恒定,營養是現成的,所以出生后一見到明亮的光線,堅硬的床面,感到寒冷和饑餓時,自然他會大哭一番的。由于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啼哭并不一定是說他遇到了什么危險。 

  分辨不同類型的啼哭

  父母在孩子出生后,與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一般都能比較準確地分辨出孩子不同啼哭的類型。分析孩子啼哭的原因并不是單方向的,因為孩子也能預測出母親可能做出的反應。很多的父母對孩子的啼哭很擔心,其原因也很難講清:是餓了、煩了、生氣、孤獨、疲勞、疼痛或者其他什么不?是否孩子需要抱一下呢?過了4周后,母親關注的中心不再是孩子的哭聲,而是其他方面的信息,例如,孩子多長時間沒吃東西了?上次吃飽了沒有? 

  對哭聲應該做出的反應

  對于孩子啼哭做出不同的反應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和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反應與安慰孩子的方式影響著你與孩子的關系。這不僅僅涉及到是不是把孩子慣壞的問題,而且影響著孩子今后的生長發育。 
  最近研究表明,在新生兒出生后的頭幾天里,如果你對孩子的哭聲不怎么理睬,孩子的哭聲不會減少,反而會加強。另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忽視了孩子的哭聲,孩子將來在一歲內哭的次數多而且每次哭的時間都比較長,而且6個月后,母親可能會對孩子的哭聲都已厭煩了,不想再理睬孩子了。這項研究還表明,每次啼哭都很快得到照顧的孩子交際的能力發育比較快,具體表現在孩子的面部表情比較多。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母親對孩子做出敏感和快速的反應有助于與孩子形成和諧的關系,孩子感到滿足、聽話、有安全感,同時各方面能力提高也比較快。這項研究進一步地支持了母親自然地對孩子應該做出反應的觀點。 

  有些心理學家發現,有些母親很敏感,但是不理睬孩子,違反了“自然規律”,破壞了母子之間的自然關系,進而造成了母親不能滿足孩子要求的困難狀況,這種困難大都源于怕慣壞孩子。 

  不能不管孩子的啼哭

  父母的冷漠和不理睬會嚴重地危害孩子與父母建立深切的友愛關系,會抑制孩子形成對父母的依賴,其嚴重程度遠遠大于像體罰所造成的痛苦。我常常聽到有的母親說:“如果他干干凈凈,不再尿褲子、放屁、吃得很好,哭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或者“他得哭一個小時,不要管他。”我堅決反對這種觀點,我認為孩子哭了就要有人管。首先,孩子在啼哭的時候,可能會吞入空氣,會引起不舒服,吃不下東西。哭得過久,會使孩子感到很疲勞,有時可能會達到精疲力盡的程度,于是孩子更加煩躁,更不好哄。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很快認識到,在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無人理睬,周圍沒有一個可愛的人。我這里引述的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孩子的哭聲一定要有人理睬。如果不管孩子,孩子很快就會不再需要你的照顧。孩子長大以后,缺乏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孩子的行為模式,首先是與母親間,然后是與父親間的,最后是與家庭和朋友間的模式,都是在一歲之內形成的,可能在出生6周齡時就開始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得不到愛,孩子特別容易變得內向、不愿與別人交往、不敢與他人有身體上的接觸。請不要讓孩子這樣開始他的生活。 

  能慣壞孩子嗎?

  我認為,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過度。我反對認為抱得太多或是照顧得太多會慣壞孩子這一想法。我認為過多的摟抱、照顧、喜愛和擁抱不到—歲的孩子是不會慣壞他的,相反受到擁抱與照顧的孩子學會了人類友愛的行為。母子之間的友愛,成為了孩子的行為模式,對孩子終生都有益。 
  我們常常把母親安慰痛苦的孩子和對孩子的正常反應,看成是慣孩子。其實母親對孩子的反應與孩子的行為模式都屬于一種天生的本能。母親對孩子哭聲所做的反應是遺傳得來的,可能有些母親由于后天的學習,干擾了這種自然的趨動力。母親自然的反應是:抱起啼哭的孩子,安慰他、照顧好他。但是社會上認為,母親這樣做就是慣孩子,所以母親強迫自己不能這樣做,也不應該這樣做。作為一個女性,應該按照自己的天性做事。母親保護意識是母愛的基礎,也是其生物屬性的基礎,所以,每當母親看到孩子啼哭時,母親就會去抱起孩子,給孩子以安慰。孩子需要接觸到一個柔軟、溫暖、可愛的人體,這種需要非常強大,甚至超過了對食物的需要。 

  毫無疑問,孩子的哭聲與你對哭聲做出的反應都影響著孩子對你的依賴關系。盡管孩子可能對父母雙方都有依賴,但是依賴的程度與母親敏感程度有直接關系,這種敏感性體現在對孩子痛苦的反應,即母親能夠多大程度地理解孩子,這對于形成穩定而幸福的母子關系至關重要,比孩子今后與任何人之間建立的關系都重要。所以,我對于“是否可能慣壞孩子”這一問題的明確回答就是“不”。 

  啼哭何時停止

  孩子出生后在三四周,甚至六周內總在啼哭,一直哭到孩子適應外部的世界,即孩子形成了自己喜好的規則,孩子的啼哭次數明顯減少。所有的人都無法忍受孩子在夜里啼哭。白天,你的耐心與精力都很好,你感到自己有能力,而且有同情心,可是當孩子打擾了你和丈夫的夢鄉,你便和所有的人都一樣,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耐心。在孩子啼哭的時候,請不要著急,孩子啼哭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你著急,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如果你感到孩子哭得特別多,情況可能像研究表明的那樣,有的孩子啼哭與自己的不適無關,與你給予他的安慰也無關。例如,出生時母親使用了全身麻醉法,孩子的啼哭時間就會長—些,孩子很易受到驚嚇,不大喜歡有人抱他。出生時,陣痛時間過長,或者陣痛時使用其他藥物,孩子的啼哭時間都很長,而且睡眠的時間也很短。懷孕時母親處于高度的焦慮狀態,生出的孩子也特別易于煩躁,不好哄。人們都知道,男嬰比女嬰更易受到精神壓抑的影響。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到了三周后,男嬰比女嬰更易煩躁。但是我們同樣也會看到孩子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盡管孩子得到相同的照顧,但是啼哭的長短和次數是不同的。


  啼哭的原因0-6個月  

  饑餓

  饑餓是嬰兒啼哭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很快就能分辨出這種哭聲。研究已經證明孩子喂奶前的哭聲比喂奶后的哭聲大得多,這一點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實驗也證明,吃飽肚子,而不是抱著、吸吮或吞咽,使得孩子有一種舒服感。 

  怎么辦 
  ●孩子餓了就要喂,定時不要過于嚴格,也不要根據時間表喂孩子。請記住,孩子很小,每二三個小時得吃奶,每次提前15-30分鐘喂孩子,對孩子沒有什么壞處。 
  ●如果孩子只是想吸吮什么東西,就在喂奶間給孩子喂些開水或新鮮果汁,請使用消毒勺子。 
  ●使用安慰奶嘴,放到孩子的嘴里,讓孩子吸吮著。 

  溫度

  溫度與濕度對孩子睡眠、啼哭和活動的時間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溫度比較暖(16—20℃),新生兒睡的時間較長,哭的時間較短。濕尿布或者臟尿布會使孩子感到不適而啼哭,引起不適的主要原因是溫度的下降。 

  怎么辦 
  ●保證孩子體溫正常。 
  ●摸一摸孩子的后頸,看看孩子有無發熱或發冷,如果有汗,說明孩子太熱。如果孩子熱了,減去幾層被子;如果冷了,就加上幾層被子。,檢查一下孩子的尿布,如果濕了,及時更換。 

  缺乏接觸

  有些孩子一放在小床里,就開始啼哭,每次抱起來后,啼哭就停止,這是一種本能。這種現象說明,孩子需要與你有身體上的接觸,接觸后他會感到極大的安慰。很多民族把孩子包得很緊或是緊緊地貼在母親的身上,這樣的孩子很少啼哭。 

  怎么辦 
  ●孩子哭了以后很俠把孩子抱起來。 
  ●用吊帶或是圍巾裹著孩子到處走一走,孩子可以聽到你的心臟跳動的聲音。 
  ●和丈夫輪流搖孩子,一直搖到孩子安靜下來為止。 
  ●把孩子包緊一些,包孩子的布料應該柔軟、溫暖,涼的化纖布料效果不好。 
  ●把孩子橫放在膝上,腹部朝下,按摩孩子的后背和四肢。 
  ●將熱水袋放到你的膝上或是床上暖一下,再把孩子放在上面。 

  脫衣服

  大多數孩子都不喜歡脫衣服。脫衣服引起的不適可能持續很長時間,孩子在意識到馬上就要脫衣服的時候,表現出極為緊張,等到貼近身體的最后一件衣服被脫下來以后,孩子的精神徹底地崩潰了。其原因不是孩子怕冷,而是皮膚接觸不到能給皮膚帶來熟悉和安慰感的布料。 

  怎么辦 
  ●盡量少給孩子脫衣服,盡量給孩子采用擦澡,這樣每次只需給孩子脫趣一部分衣服。 
  ●如果必須給孩子脫光,在孩子皮膚暴露的地方蓋上毛毯,讓孩子能接觸到布料。 
  ●在給孩子脫衣服的時候,盡可能多地與孩子講話,安慰孩子。 

  疼痛

  疼痛肯定會引起啼哭,但是孩子到底什么地方疼痛根難確定。可能是疝痛,也可能有非常明顯的原因,如別針刺痛孩子,或是包得過緊等等。如果孩子有耳痛,你會發現孩子會把拳頭舉起來,壓在患耳上面。 

  怎么辦 
  ●馬上來到孩子身邊,把孩子緊緊地抱起來,擁抱孩子,來說些什么安慰著孩子。 
  ●如果能找到疼痛原因,消除這些原因。 
  ●和孩子呆在一起,一直到孩子安靜下來為止。 
  ●無論怎么辦,都無濟于事,原因可能是孩子生病了,應該看醫生。 

  激烈或突然的刺激

  孩子突然表現出受到大的刺激,無論是光線、噪聲、顛簸運動、逗孩子過度或是產生跌落感時,都會使孩子感到不安。孩子產生跌落感時,會表現出驚嚇或緊抱反射,即張開四肢,同時開始大哭。 

  怎么辦 
  ●緊緊地抱起孩子,采取一般的安慰方法,接觸、運動和聲音。 
  ●下次不能突然移動孩子。 
  ●避免突然的亮光、大聲或是顛簸運動。孩子可以長時間地忍受很大的噪聲、很亮的光線,但是過于突然,就會引起孩子的不安。 

  疲勞

  很多孩子由于疲勞會啼哭。有些孩于與成年人一樣,在睡眠中,常會覺得自己從高處落下來,于是從夢中醒過來。如果孩子經常這樣,睡眠肯定不好。 

  怎么辦 
  ●把孩子放到安靜、溫暖、光線較暗的房間。 
  ●如果孩子經常抽搐,每次孩子入睡前一定把孩子包緊。 

  錯誤地理解了孩子發出的信號

  我們常常不能準確地理解孩子發出的信號,例如,“我餓了。”“我累了。”“抱抱我,我不想玩了。”等等,這時我們也不應該過度的自責。例如孩子特別想吃東西,但偏偏先給孩子洗澡,這時孩子肯定要哭鬧。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我們忽視了孩子在吃奶時鼻子被擋住了,不能很好的吸吮,孩子自然也會哭鬧。 

  怎么辦 
  ●提高警覺性,認真觀察孩子,傾聽孩子的哭聲和抱怨,分析孩子欲表達的意思。如果你能認真聽一些,一定能明白孩子“說話”的意思。 
  ●馬上解決引起孩子不安的一切情況。使用一般治療啼哭的辦法。 

  疝痛

  有的嬰兒在一天內總要哭上一陣子,有的孩子在傍晚6點鐘哭,剛好是晚上喂奶左右的時間,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孩子啼哭不像是平常的饑餓或是孤獨,或聽起來是在大叫,啼哭時臉色發紅,或同時把雙腳收到腹下,表現出腹痛的樣子,而吃東西、拍擊后背、打嗝、包緊或是擁抱都不能使嬰兒安定下來,這說明孩子可能患有疝痛。疝痛的原因現在不清楚,但一般都從出生后3周之內開始,持續到3個月齡為止,疝痛消失與開始時一樣,都非常突然。 

  可能引起疝痛的原因很多,例如,喂奶不夠、喂奶過多、過敏、便秘、腹瀉、腹內氣體太多、孩子抱得太多、孩子抱得太少、輕度消化不良腸道痙攣或者精神緊張。 

  所有的兒科醫生都認為,孩子只是在晚上才啼哭,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世界著名的兒科醫生瑞那德·依林沃斯曾經說過:“患有疝痛的孩子往往給人一種一切都正常的印象,平時健康、快樂、生長正常、吃得很好、照顧得周到,但一到晚上就會發生疝痛。”在100個嬰兒的實驗觀察中,依林沃斯醫生雖然沒有找到上述引起疝痛的可能原因,但他強調,慣孩子肯定不會引起孩子疝痛。 

  精神緊張(雖然缺乏現實的證據)可能是引起疝痛的主要原因。傍晚是全家人一天最忙亂的時間,你在等著丈夫下班回家,可能還需要準備晚飯,孩子需要喂奶、洗澡、哄著玩或者是哄孩子上床睡覺,你也可能感到很疲勞,你的同情心很差。這時,你的孩子可能也開始精神緊張起來,在你晚上精神過敏時,哭了起來,給你亂上加亂。 

  怎么辦 

  沒有治療疝痛的藥物。傳統上用腸痛水治療,但其效果沒有得到證實。我認為小孩子啼哭是一件經常發生的事,也無需給孩子什么藥物,特別是不要用那些最新出產的專利藥品。請記住依林沃斯醫生的話,患有晚間疝痛的孩子身體很健康。你可以安慰孩子,可以使用以前我們介紹的方法,但不是使用所謂的神奇藥物。需要強調的是,孩子啼哭大都發生在夜里,一般這種情況只持續8周的時間,但孩子卻給你帶來了一生的快樂。 

  一般的安慰方法

  如果孩子總是煩躁不安,你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來治療孩子的啼哭。聲音和運動會使孩子安靜下來,也能使父母放松下來。 

  運動 
  ●搖一搖孩子,可以把孩子放在搖椅里,或是秋千中,這都是理想的辦法。 
  ●帶著孩子一起走一走或是跳一跳舞。 
  ●把孩子抱在懷里,放在大床上或是小床上—顛一顛。 
  ●把孩子放在跳椅上,輕輕晃動。 
  ●不管有多晚,帶孩子坐上汽車或是放在嬰兒車或是嬰兒椅里到外面走一走。 
  ●如果你只是一個人在家,把孩子放在吊帶里面背著,繼續做自己的事。 

  聲音 
  ●給孩子唱點什么或是說點什么。 
  ●打開電視或者收音機。 
  ●打開吸塵器,或把水龍頭開到最大,讓它們響幾分鐘。 
  ●給孩子一個能發聲的玩具,搖晃這個玩具,讓它發出聲響。 
  ●用錄音機或是電唱機播放輕松的音樂。

  啼哭的原因6個月-1歲  

  如果孩子感到饑餓、疼痛、過熱、過冷,他一定要啼哭,其治療方法與新生兒是相同的。但是孩子長大了一些后,還有其他的因素也會使孩子感到痛苦。 

  厭煩

  孩子半歲以后,睡眠的時間明顯減少,所以放在小床里沒人理睬、沒什么看的也沒什么玩的,他會因為無聊而大哭的。孩子特別喜歡和你在一起,喜歡看著你做事,這時,孩子把你當成是快樂與友愛的永久源泉。當你離開他時,特別是當他不能聽到你的聲音時,他肯定要哭起來。 

  怎么辦 
  ●在小床上方掛上能運動的玩具,孩子可以撥動玩具,看著玩具的運動,這能給孩子帶來快樂。 
  ●每次孩子醒來時,你都在孩子身旁,他一定感到很滿足。 

  焦慮

  孩子越來越膽小、害怕,對陌生人的到來或是你的離開最為明顯。孩子半歲以后對你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孩子特別容易找到自己的安慰物,如自己的大拇指、毯子或是扔嘴等。安慰物一般都是可以吸吮或是可以觸摸的東西。孩子在疲勞或是焦慮時,都能刺激起孩子觸摸或接觸這些物品的欲望。 

  怎么辦 
  ●應該理解這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一部分,孩子一定要經歷這一過程。 
  ●如果孩子怕陌生人,不要強迫孩子見生人。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安慰物,奶嘴也完全可以,孩子長大后能自行消除這些毛病。 
  ●多抱一抱孩子。 

  受挫

  嬰兒的生理方面的能力發展,可能使得孩子感到受挫。在孩子剛學會爬行時,也會很快地離開你,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這時你可能會限制孩子想做的事情,可能是為了安全上的原因或是伯孩子把東西弄壞等原因。 

  怎么辦 
  ●把家里矮桌子或架子上面的東西全部拿走,家里內外一切都有安全措施,使家里成為“孩子安全”的環境。 
  ●消除使孩子感到受挫的因素。例如,孩子總想拉狗的尾巴,你或者把狗從屋里弄走或者把孩子抱走。孩子這時的記憶力不好,離開自己好奇的東西,一會兒就忘了。 
  ●用別的游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關于啼哭1-2歲

  孩子在1-2歲之間啼哭大都是因為情緒受到了影響,可能是害怕、焦慮、分離、失去母愛或與母親分離。 

  沒有安全

  1-3歲的孩子與母親的接觸和觸摸越來越少了,但是在表面的獨立后面,幼兒常常表現出極大的恐懼和緊張,這常常發生在一歲左右的孩子身上。你可能會注意到孩子比平常更安靜、更聽話一些;不管見到陌生人還處在陌生環境,總是拽著你的大腿;孩子甚至不想吃東西。這些都是焦慮的表現。 

  怎么辦 
  解決孩子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給孩子更多的愛,同時還應鼓勵孩子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加強自信心。當孩子取得成績或進步時,要多加表揚,給以獎勵。孩子需要你的贊揚,為了得到你的贊揚,他什么都能去做,他當然也想表現出自己很有獨立性。鼓勵孩子不是一件難事。 

  一個依賴于母親,相信母親的孩子,總是以母親為基點,信心十足地去探索自己未知的世界。很多的研究表明,孩子如果身邊有所信賴的人在場,能夠解決新的、可能自己害怕的問題,也能戰勝與之相伴隨的焦慮。 

  害怕分離

  由于孩子對于父母的依賴性太強,離開父母是引起孩子不安的主要原因,而且害怕分離最能引起孩子的焦慮。當害怕、不安全、焦慮或是分離使孩子感到不安,孩子肯定要啼哭。孩子不安的程度與孩子的年齡有關(你可能會發現,15個月的孩子比10個月的孩子忍受分離的能力要強一些);與你離開孩子時的具體情況有關;與孩子對離開時的環境是否熟悉有關。當然也與孩子以前接受到的分離經驗有關,如果第一次孩子感到不快樂,第二次只能會引起孩子更大的不快樂。 

  孩子當然不愿意被扔下不管,從一定的意義上講,你做父母做得越合格,孩子與你分離后哭鬧就越嚴重。 

  怎么辦 
  對于孩子膽小不要表示蔑視,盡量給孩子更多的同情和支持,盡量用行動而不單是用語言鼓勵孩子,相信孩子。如果答應孩子半個小時回來,一定要在半小時內趕回來;如果說到隔壁房間,絕不能走得太遠;如果答應孩子5分鐘后和他一起玩游戲,一定信守諾言。孩子只有相信你能信守諾言,才能產生自信心。 

  如果想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最好不要過份地護著孩子,護著孩子只能限制孩子的探索意識,妨礙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受挫

  快到2歲的時候,孩子的探索精神超過了自己的協調能力和動作的準確能力。他會想做一些自己的敏捷能力、平衡能力、體力等所不及的事,于是引起了孩子的受挫感。你自然也是引起孩子受挫的主要原因,因為你出于孩子安全的考慮,經常阻止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怎么辦 
  一定要耐心,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幫助孩子,幫助孩子畫畫,幫助孩子用積木搭寶塔,幫助孩子攀上樹木,幫助孩子建起沙灘上的堡壘,幫助孩子擺出各種動物和小士兵。如果孩子由于自己的無能感到受挫,并且啼哭的時候,你可以用另一個他喜歡的游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學著別人做游戲,或者是想做只有大孩子才能做的事的時候,遇到了挫折,你可以建議孩子與你一起做這件事情,讓孩子明白他能夠做這件事。幼兒需要探索新的事物,在沒有馬上成功的時候,仍需要堅持下去,過多的失敗會引起不良的反應。 

  不要和孩子開展拉鋸戰爭,不論是孩子是否需要坐便盆,還是應該吃什么東西都不要和孩子們爭論。孩子需要有獨立的頭腦,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尊重他們的獨立性而不要強加于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需要坐便盆。如果孩子只吃綠豆或者冰淇淋時,也不要擔心。安靜地接受孩子的行為,遠比爭論好得多。

  可能的問題1-2歲

  發脾氣

  發脾氣是孩子企圖引起別人注意的一種方式,你理睬他多長時間,他就會發多長時間的脾氣;如果你不理他,他也就不發脾氣了。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房間,孩子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屏氣癥狀每個孩子自有極限,如果孩子的氧氣不足,他會自動喘氣的。如果孩子大哭大叫,亂蹬亂踢,你只需把孩子能碰到的東西搬走,別讓孩子在哭鬧時傷著自己。你不要用甜言蜜語哄孩子,但也不要發脾氣,不要打孩子,不要威脅孩子。這樣做不會使孩子停止發脾氣,也不會防止下一次發脾氣,最好的辦法是置之不理。 

  深夜啼哭

  很多孩子在晚間上床睡覺前大哭一頓。但是如果給孩子形成正常的就寢規律,就可能避免這種情況。這樣做并不是說一定要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時間表,而是說讓孩子形成一定的生活節奏,讓孩子習慣這個節奏。睡覺和洗澡都應是孩子快樂的時光。孩子從6個月起,一般都特別愿意洗澡,如果你能把洗澡當作一個游戲,以后很多事情都好辦多了。洗完澡以后,孩子感到非常的放松,可能還會有些困倦。如果晚飯讓孩子感到自然、快樂,然后讓孩子上床,跟孩子嚴肅但又充滿愛心的說晚安,你就可以不用再管孩子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可能會喜歡聽某一些歌曲,或者他們喜歡以什么樣的順序播放,或者喜歡某些故事,可能還會和你一起講某些故事。有些孩子聽著音樂,或是聽著你講的故事或是你唱的歌聲時,就入睡了。一定要建立起適合于孩子的就寢時間,每天一定要按此計劃執行。習慣給人一種安全感,也會使孩子感到上床睡覺是—件快樂的事情,孩子不再會為上床找出各種借口。 

  長期分離

  長期分離給孩子帶來的影響與孩子的年齡有關,在6—7個月齡以前,孩子表現不出任何影響,例如孩子住院,或者長期見不到父母等情況下,孩子沒有什么反應。從6個月齡到4—5歲間,孩子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而且男孩子比女孩子受到的影響更大。如果孩子經歷過一次不幸的分離,在第二次分離時,更易受到傷害。分離的時間越長,給孩子造成的影響越大,特別是與母親、父親和兄弟姐妹的分離表現得最為明顯。 

  孩子受到分離后,如果能從別人那里得到母愛,例如養母或是特別喜歡的幼兒老師等,受到的影響會減輕。具體情況如下:

  口孩子能按照原來已經習慣的常規和模式生活。 
  口在與孩子分離前,應安排準備照顧孩子的人與孩子熟悉一段時間。 
  口照顧孩子的人經常給孩子講述過去的經歷,使這些經歷深深地印在孩子的頭腦中。

  關于啼哭2-3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啼哭的原因也變得復雜起來。孩子的頭腦已經很復雜了,他能感受到很廣闊的世界和這個世界上的變化;他對你的動機有深刻的理解,很準確地理解出你對他的褒貶所表現出的神色;他越來越明白自己在家中、朋友之間和整個社會上的位置;他產生了新的不安和焦慮。孩子害怕的事情不只局限于像分離那樣簡單的事情,日常中的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引起孩子的害怕。由于孩子在漸漸地認識著整個世界,同時受到影響的可能也在不斷地增大。孩子在得到自信的同時,也在變得越來越敏感,更易感到害羞、怨恨、受挫、憤怒、嫉妒和敵視,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煩惱,使得孩子大哭起來。因為孩子對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意識到周圍的威脅,以及這些威脅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孩子必須自己去面對這一切。這對于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一個孩子了,所以孩子自然會經常流出眼淚。 

  真實的與想象出來的恐懼

  在2-3歲之間,孩子有時感到恐懼,表現出這樣的恐懼并不說明孩子有什么異常。下面介紹兩種類型的恐懼。 

  害怕黑暗

  害怕黑暗在孩子身上比較常見,是正常的現象。如果你的孩子害怕黑暗,可以在孩子的臥室里點上一個小燈,只需買一個小瓦數的彩色燈泡,換去標淮的燈泡就可以了。你也可以讓孩子明白,黑暗并沒有什么可怕的。你可以帶著孩子在夜晚散步,告訴孩子各種有趣的東西與白天不大一樣,例如天上的星星,或者一些夜行動物等。在夏季的夜里,可以帶上孩子和毯子,到花園里,躺在草坪上。 

  害怕雷聲

  大多數的孩子都怕雷聲和閃電。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注意不到打雷這件事,你可以講故事,把電視的聲音調大,放一段音樂或者和孩子玩一玩“只有雨天才能玩的游戲”。 

  解決害怕的問題

  鼓勵孩子盡早說出害怕什么,認真聽取孩子的情況,表現出關注和同情。有時孩子的用詞不準確,但是要認真聽下去。告訴孩子你理解了孩子害怕的原因,絕不能嘲笑或者羞辱孩子的感情,這樣做只能會使得孩子把自己的恐懼掩蓋起來,使孩子不能再與你合作。你還應該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恐懼,告訴孩子你是怎樣對待恐懼的。 

  口安慰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孩子說明你和孩子完全一樣。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你小時候的故事。告訴孩子你小時候都伯什么,說一說自己在父母的指導下戰勝恐懼的方法。 
  口如果孩子害怕家里的某件家具,例如洗衣機等,你可以向孩子解釋這件家具的用途和工作原理。告訴孩子機械的東西并不可怕,并向孩子證明這一點。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往機器里放衣物,同時向孩子說明你自己在做什么。按照正常的方法向里邊加洗衣粉,然后打開機器。自己先試一下,如果機器的振動比較小,可以讓孩子把手輕輕地放在你的手上,這是在告訴孩子你并不害怕,如果有你的幫助,他也沒有必要害怕。 
  口如果孩子特別害怕走丟或者怕遇到事情,跟孩子談一談,例如你可以說:“如果你走丟了,你應該先怎么辦?啊,對,你應該先去離你最近的一家房子里,敲門說:'我是李明,我家住在……我家的電話號是……您能給我爸爸或媽媽打電話嗎?” 
  口千萬不可對孩子的恐懼表現出不屑—顧,孩子對此非常認真,你也應該以同等的方式對待。所以,如果孩子對自己房間的燈影表現出不安,就把孩子的床搬動一下。放在沒有燈影的位置。 

  解決好非理性的恐懼

  解決非理性恐懼的最好方法是,用其他的身體活動消除這樣的恐懼。如果孩子害怕魔鬼或鬼怪,你可以告訴孩子說,你會施魔法,說你可以吹走這些魔鬼,然后吹一口氣;告訴孩子你可以用吸塵器把他們吸走,只需打開開關就可以;跟孩子說,你可以用廁所把他們沖走,只需一拉水箱就可以。還有一些父母說自己相信有鬼和神靈,其說的方式使孩子相信確有其事,我認為最好還是向孩子說明根本沒有鬼怪的事。問題的焦點是孩子不相信你的話,如果他的恐懼是有道理的,他才能相傳你,其實他的恐懼根本沒有道理。 

  分離焦慮

  3歲的孩子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家長,一個晚上也不愿意。孩子到了5-6歲時,如果不給孩子一些安慰,安排孩子該做什么,離開父母也會使他們落下幾滴眼淚。你應該向孩子交代好下面的事情:你在什么時候離開;你要走多遠的路程;你和哪些人在一起;你去做什么事情,以及什么時間返回。在向孩子交代這些事情的時候,最好讓孩子能以自己熟悉的東西做為參照。 

  讓分離更容易一些

  口在離開孩子前,和孩子一起靜靜地做點孩子最喜歡的事情。離開前15分鐘開始穿衣服,這樣你可以有時間能和孩子專門呆在一起。一定不要急于離開,匆忙告別。 
  口如果答應孩子在某一時間返回,一定要準時返回,每次離開孩子時,都告訴孩子你是準時的。如果不能準時,一定要打電話向孩子做出說明,而且仍要盡早趕回來。 
  口每次和孩子分開的時候,最好有一個告別儀式——給孩子講個故事,一起玩個游戲,擁抱一下孩子,站在樓梯口向孩子揮揮手或者按一下汽車喇叭。 
  口想出一些游戲的辦法,例如,親一下孩子的手心后,讓孩子捏緊手指,告訴孩子如果想媽媽的吻時,而媽媽還沒有回來,這一個就可以用了。 
  口不要背著孩子偷偷外出,應該提前跟孩子講好,把你的離開當作與日常其他事情一樣處理。可以在早晨說一次,白天時說兩次等等,然后你可以馬上讓孩子到浴室幫你拿衣服。另外孩子特別喜愛珠寶,所以讓孩子玩一玩你的珠寶首飾盒。 
  口如果孩子很小,不要使用“小時”這樣的概念,他可能聽不明白,你可以用孩子特別喜歡的活動跟孩子講時間。例如,如果你要離開一個半小時,你可以對孩子說是吃一塊蛋糕的時間;如果離開半個小時,你可以說演4個動畫片的時間。 
  口如果你請別人看孩子,一定要地在你離開前半小時趕到,這樣看孩子的人在你沒有離開前便能和孩子開始做游戲。這樣,在你離開時,孩子可能連頭都不抬,只是說了聲“媽媽,再見!” 

  由于過度疲勞而啼哭

  過于疲勞是孩子啼哭的常見原因之一,多發生在晚間。有時孩子可能睡得比正常晚,例如有朋友或親戚來訪,或者是過節等特殊情況,孩子的正常生話規律被打亂,孩子興奮不已。于是孩子由于過度的興奮而變得疲勞,所以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會喜極而泣。越想讓孩子高興,孩子哭鬧就越是無法控制,特別是有朋友或親戚在場時吏是如此。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從開始的時候,就加以預防,不讓孩子過于興奮,如果孩子可能需要晚睡,一定提前在白天休息好。 

  如果無法實行上述的辦法,而且孩子真的很累,大哭不止,可以把孩子抱到另一個安靜的房間里,一直等他安靜下來。等孩子略安靜一些后,可以給孩子講他喜歡的故事,或是唱他喜歡的歌曲。也可以給孩子洗個澡,等他放松下來后,讓孩子臥床,一直等孩子徹底放松為止。 

  處理好損傷

  你不希望孩子將來對一點小損傷都表現出孩子氣,僅從你的角度來說,可不要輕視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你清楚它有不良后果時。如果孩子擦傷了皮膚,并且有血流出,你不應該說沒什么了不起的,因為孩子看到出血很害怕,他會裝出很疼的樣子以引起你的注意。每當孩子受到損傷來到你的身邊時,請你一定盡量給孩子同情和安慰,最好親吻他一下,把他抱起來,同時用溫和的話語安慰他。然后給孩子一些最喜歡的飲料或是小食品,答應下頓飯給孩子做他最喜歡吃的東西,或是答應帶孩子到花園里喝茶。在家里備些藥膏,如一般性的抗菌藥,可以用于各種擦傷和刀傷。這樣的藥膏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慰,如果孩子相信它能夠止痛,你就會省很多的事。 

  去幼兒園緊張

  很少有孩子能夠做到高高興興,只說聲“再見”,連頭也不回就去上幼兒園。一定要提前給孩子做好準備,盡管孩子自信心可能比較強。 

  首先你應該帶著孩子到街區內的幼兒園熟悉一下環境,你可能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你需要看到每個幼兒園,你應該與幼兒園里的老師談一談,到班里聽一聽課程,這樣你可以了解幼兒園內的氣氛,了解到教師都能管學生哪些事情,在活動中對每一個孩子能照顧多少。最重要的是與老師建立起聯系,否則不管老師看起來怎樣好,你也不能放心把孩子交給老師。 

  比較好的幼兒園老師都會要求你在孩子沒有正式入園前幾周,帶他到幼兒園看看。看的時候,不要太認真,只是順便看一下就可以,每次只呆15分鐘左右。不要強拉著孩子進入幼兒園,給孩子的印象是你有事找老師,孩子只在一旁看著、聽著、觀察著和了解著。同時讓孩子隨便走一走、摸一摸、揀點什么、玩一玩,但萬不可強迫孩子。很多幼兒園都希望你把孩子正式送入幼兒園前,多來熟悉一下。 

  在孩子去幼兒園的第一天,整個早晨都要陪著孩子。很多的幼兒園都接受這方面的訪問,并向家長建議,你可以與孩子同時聽課。當然這些可能不重要。如果孩子明白你不離開,坐在教室的后面,孩子會非常高興。自己帶上一些活計或者一本書,這樣你也不覺得是浪費時間。如果孩子滿意,你還可以趁機到外面走一走,五六分鐘后再回來。如果孩子不想讓你離開,請你不要離開。如果孩子同意你離開,你可以過半個小時后,告訴孩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過20分鐘冉回來,離開后一定要按時回來。過幾天后,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看看是否可以離開孩子更長的時間。一些孩子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幾天后就不再需要你陪著了;而有些孩子,雖然上了兩個星期的幼兒園,仍然希望有家長陪著。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到幼兒園是個令人快樂的地方,與不快樂沒有關系,離開父母也沒有什么不好的,而且并不孤獨。一個好老師應該對你的孩子很有信心,同時也對自己很有信心,她會告訴你在什么時候可以不用陪孩子了。對孩子采取過度的保護主義的態度,只能讓孩子更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特別是在沒有人陪著的時候。如果你與老師的關系比較好,在這件事上,你可以完全聽從老師的建議。

  可能的問題2-3歲

  發脾氣

  如果沒有別人在場,處理孩子發脾氣,特別是當你也發脾氣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睬孩子。另一種方法是和孩子談一些奇怪、有趣或者傻乎乎的事情,分散孩子注意力;也可以用一些別的辦法,例如反復開燈或是反復開門等。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很有可能會在公共場合下發脾氣,這時你可以采用一些別的辦法。孩子發脾氣的主要原因是生氣和受挫。如果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辦法行事,或者體力及協調能力不好,實現不了自已的想法,那么孩子和大人們一樣,也需要發泄—下。可以用下列的方法幫助孩子: 

  口如果孩子在公開場合發脾氣,不要慌亂,心平氣和地把孩子帶到一個較安靜的房間里,帶到商店的外面、街上或車里,從賓館的大廳帶到廁所里等人少的地方,再安慰孩子。 
  口等孩子發完脾氣、恢復正常后,一定要表揚孩子,向孩子祝賀。不管怎么說,這都是孩子發展中的必然過程。 
  口讓孩子到戶外參加一些活動性比較強的游戲,可以消除孩子的憤怒和攻擊性行為。這也就是為什么自行車、溜冰鞋、滑板車等都是最好的玩具,因為劇烈的活動可以改變反抗性的行為。 
  口如果孩子發泄憤怒時大喊大叫,可以插入幾句話,再慢慢把聲音降下來,鼓勵孩子也這樣做,一直達到雙方耳語為止。然后都笑一笑。 
  口給孩子一張紙、蠟筆或手指畫,讓該子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口讓孩子認識到他有很多的“發泄”的玩具,例如鼓,可以打出聲來;木琴等樂器,可以演奏;或者喊唱進行曲。 
  口向孩子講一下發脾氣的道理,讓孩子明白發脾氣有一定的道理,也是非常有價值的事。發脾氣可以釋放怒氣,也能標明出孩子的忍耐限度。孩子的憤怒說明孩子就要超出了某種極限,所以生氣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口和孩子談一談他發脾氣的原因,努力找出問題的原因。通過這種方法,你可以教育孩子怎樣與別人分享、忍受別人、愛別人、關懷別人和替別人考慮。如果你認為孩子生氣是有道理的,你就告訴孩子你的想法,并和孩子一起分析生氣的原因,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使得生氣不給任何人帶來傷害和破壞。 
  口告訴孩子生氣與暴力及破壞行為都是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讓孩子知道說幾句氣話比打人及打碎東西要好得多。 

  處理屏氣的常識 

  孩子大了以后,可能學會生氣時屏氣,孩子表現出面色發紫。出現這種情況,你可以采取下列的辦法: 
  ●輕輕地擊打孩子的面部。 
  ●向孩子的臉上滴上幾滴冷水,或者用冷毛巾給孩子敷臉。 
  ●輕輕地捏著孩子的鼻子,持續1-2秒鐘。 

  恐懼癥

  恐懼癥不同于一般的害怕。如果孩子害怕蛇,孩子只是在蛇的附近時才表現出害怕,離開蛇的時候,孩子就不害怕了。但是如果孩子對蛇有恐懼癥,當孩子真的看到蛇、或看到蛇的畫片、想到蛇或是遇到能讓人想起蛇的東西時,就會變得歇斯底里。你必須明白,雖然孩子長大一些,但是向孩子解釋恐懼癥并沒有意義。唯一可以幫助孩子消除恐懼癥的辦法就是說服孩子認為害怕的東西對自己無害。你可以按照下列的辦法試一試: 

  口你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這樣害怕是沒有道理的,讓孩子知道你自己并不害怕,但是采取的方法一定不要讓孩子感到受到侮辱。 
  口另一個辦法是讓孩子認識到同齡孩子都不害怕。例如,如果狗是孩子恐懼癥的原因,你可以叫一個家里有狗的朋友,帶著狗到幼兒園,讓孩子看到其他人都不怕狗。 
  口絕不可嘲笑孩子的膽小。不論你認為孩子的膽小是多么的沒有道理,但對于孩子來說是有道理的。盡量給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釋,給孩子以同情和幫助。 
  口如果恐懼癥出現的比較突然,在孩子的生活中找一找有關的原因。如果與父母分離或者去幼兒園等有關,你就可以根據原因,幫助孩子迅速地度過這一難關。 
  口但是有時孩子對某些東西無法理解,感情上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大。你可以來用一些具體的做法,在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例如吃最喜歡吃的冰淇淋等的時候,把引起恐懼癥的物體拿出來,輕輕地介紹給他。 

  在孩子面前吵架

  當然孩子一定會長大的,同時也了解到什么叫生活,他了解到成年人有時也會有觀點不統一、生氣或者吵架的時候,但是最好少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夫妻關系真的非常緊張,也不可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希望父母帶著他們住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里邊沒有爭吵、沒有憤怒、沒有尖刻的語言。如果孩子最喜歡的人之間感情不好,孩子總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打孩子

  你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每個父母都偶爾想使用暴力的辦法對待孩子。大多數的母親,在孩子剛剛出生后,感到疲勞不堪,深夜里在地板上不停地踱步,無計可施的時候,都曾想用各種辦法止住孩子的哭聲。 

  月經到來之前是打孩子的最常見階段,可以認為是一種明顯的經前綜合征。孩子挨打后,表現出壓抑、煩躁、眼含淚水、昏睡、失去自我價值感,同時對別的孩子失去同情心和耐心。 

  理想的母親雖然在孩子生后一個月內富有愛心、關懷、同情和耐心,但很有可能在來月經前幾天里變得古怪。 

  大多數的母親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時候控制不住自己,什么時候想要對孩子大打出手。但是當你要脫下腳上的拖鞋打孩子時,說明你需要別人的幫助,你可以向丈夫、朋友或者是醫生尋求幫助。 

  如果發覺自己用很大的勁兒打孩子,給孩子留下了傷痕,不要不好意思請求醫生的幫助,這時,你和孩子都需要醫生的幫助。在丈夫打孩子時,你也不要站在一旁,努力說服丈夫理解打孩子沒有道理。如果丈夫對你不加理睬,一定要求得別人的幫助,可以與醫生、警察或者當地衛生管理部門聯系。如果你認為別人打了孩子,也一定要加以干涉。如果你親眼所見,而有關部門不理睬,你一定要堅持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