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誕生了,父母們在滿懷欣喜的同時,也一定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吧。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們是一個聰明、健康的小家伙,秘訣就是:多和寶寶情感交流。許多父母會問,寶寶還不會說話,什么都不懂啊,和他交流什么啊。千萬不要小看我們的寶寶,其實他們在出生時就具備了包括看、聽、模仿、觸覺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面對著這位家庭中的新成員,父母千萬不要忽視與初生寶寶的交流。這對于寶寶日后的語言交流和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流方式:對視、抱、說話、撫觸、手語
▲對視
平時,寶寶的眼睛會東張西望,或昏昏欲睡,但是一旦他看到了母親充滿親切的面容時,他會變的很興奮,會張大著眼睛一刻不停的看著媽媽,因為寶寶知道媽媽是他們最可親的人。所以媽媽應該經常面對面注視一下小寶寶,同時伴著溫柔親切的言語和寶寶們交流,寶寶們也會深情的凝視著你,聽你的講話,有時還會張開小嘴,露出可愛的微笑。
與寶寶對眼注視的最佳距離在20~30 cm左右,媽媽可以一邊和寶寶說話,一邊慢慢移動自己的面部,讓寶寶的頭和眼跟隨著你面部地移動而轉動。這個動作能夠鍛煉寶寶的敏感性,經常訓練將會對寶寶智力的開發和感覺的發展極其有益。
▲抱
哭是寶寶主動與父母交流的一個重要形式,是他表達需求、同外界勾通的主要手段之一。寶寶哭鬧的原因有許多,饑餓、生病等都會啼哭,而且不同的哭聲也代表著寶寶不同的需要,父母們應該細心得加以辨別,及時了解寶寶的需求。
有一種錯誤的做法認為寶寶不應該多抱,不然會養成他要抱的習慣。其實有時寶寶哭是主動和父母親近的表現,是為了讓爸爸媽媽抱一下,所以這時父母千萬不要拒絕孩子。正確的做法應當把寶寶抱起來,給寶寶以安慰,并與之交流。
▲說話
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們天生具有聽覺能力,能感知到媽媽的語言,所以每次給寶寶喂奶、換尿布、洗澡時,媽媽都要抓緊時機與寶寶談話、多發兒聲,哄哄他,唱唱兒歌等,以此來傳遞母親的聲音,增進母子間的交流。盡量給他們創造一個豐富的投入感情的語言環境。
有時當你用充滿愛意的語氣同他說話時,他會報之以“啊啊”的傻樂;如果你笑,他也會咯咯地沖著你笑,有時甚至會樂得手舞足蹈,小手亂抓,憨態可掬。當他專注地看著某個東西時,你可以告訴他那叫做什么。把他周圍能看見的東西的名稱都告訴他,讓他摸一摸,感覺一下。給他聽各種音樂和聲音,讓他知道這個世界的廣闊、美妙和豐富多彩,有待于他去探索。可以讀書、唱歌給他聽,不僅唱兒歌,其它輕柔悅耳的歌曲都可以。告訴你正在做什么,他正在做什么。這對寶寶的語言學習和智力開發都大有裨益。
對寶寶自己發出的每一個聲音和微笑,都要予以熱情、及時的回應。當他咿咿呀呀地發出每個聲音時,你都予以重復,這會引起他的共鳴,讓他更加高興,鼓勵他更加活躍。更重要的是,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對話”能力,讓他熟悉和掌握與別人談話的語音語調、時間間隔和節奏等。
▲撫觸
溫柔得撫觸是一種愛的交流,能讓寶寶的身心更加健康。我們提倡最好每天都能給寶寶做一次從頭到腳的全身撫觸。這種按摩刺激了嬰兒的最大感覺器官——皮膚,激活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對促進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和加深嬰兒的睡眠,促進小兒消化吸收,增加體重和智能發育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撫觸過程中,加深了母子之間的感情。
研究顯示:經過撫觸,新生兒體重一般增加10%左右,患先天性貧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早期神經發育得到明顯促進。而且,一些患先天疾病的孩子如顱內出血、腦癱等,如果出生后即開始對孩子進行撫觸,可以讓損傷的腦細胞得到刺激,能緩解病情,有利于孩子向健康進步。越早撫觸,效果越好。
▲手語
嬰兒還不會說話之前,父母應該主動用手語同他交流。專家建議:父母們在嬰兒8個月大小的時候,可借助手勢與孩子進行交流,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可很快接受這種方法,有的孩子則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期。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平常而又非常簡單的手勢,它同語言一樣,同樣是一種交流的方式。它可以告訴父母,嬰兒是否受到了傷害或感到不舒服。父母可以教會孩子通過手勢將信息傳達給父母,而不必沒完沒了地哭鬧。
研究發現,會使用手語來表達自己需要的孩子不容易有挫折感,學會說話的年齡也更早,而且以后的智商也比其他孩子要高一些。更令人驚喜的是,這些孩子一旦提前學會了說話,他們往往有更多的話要說,因為在應用手語的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語言的結構。
小貼士:爸爸的交流很重要
在與寶寶的交流中,千萬不要忽視爸爸的作用。媽媽更多地是使用語言、撫觸來和寶寶交流,而爸爸則更多的是在嬉玩中與寶寶交流。
爸爸們應該多和寶寶親密接觸一下,因為爸爸有力得擁抱能使寶寶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爸爸用粗曠的臉輕輕地親親寶寶,會讓孩子有不一樣的皮膚觸覺;而爸爸幽默風趣的話語和動作通常能贏得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