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尿頻,事大事小

  懷孕時準媽媽經常想去廁所,排尿次數明顯增多,還經常伴有尿急尿痛等癥狀,面對這些問題準媽媽該如何應對?

  尿頻是指排尿次數增多。正常成人每天日間平均排尿4~6次,夜間就寢后0~2次;如排尿次數明顯增多,超過了上述范圍,就是尿頻。

  尿頻有原因

  尿頻是準媽媽最容易產生的癥狀和困擾,這主要是因為逐漸增大的子宮和胎頭擠壓到膀胱,讓準媽媽產生尿意,進而發展為尿頻。

  膀胱位于子宮的前方,懷孕3個月時,子宮增大,從骨盆腔出來,可以在恥骨聯合上方觸及到增大的子宮,此時,增大的子宮可以刺激前方的膀胱,出現尿頻癥狀。到了中期后,子宮在腹腔內慢慢增大,對膀胱的刺激癥狀隨之減輕。在妊娠28周以后,正常時均可出現不規律的子宮收縮(子宮發硬),但是,一般沒有癥狀;一旦宮縮刺激膀胱,可以出現尿頻的癥狀。如果未達足月,宮縮很頻繁,應該及時就醫,防止早產的發生。

  進入懷孕后期,約38周左右,胎頭下降入骨盆,又可以壓迫膀胱,出現尿頻癥狀。白天,準媽媽站立坐位,增大的子宮壓迫腹腔內的大血管,使下肢靜脈回流障礙,腎血流減少,白天尿量減少。夜間臥床,減輕了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了腎血流量,夜尿增加,這是孕育寶寶的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出現多渴、多飲、多尿“三多癥狀”伴體重不增長時,應及時就醫,以排除妊娠糖尿病的可能。

  另外,尿頻也有能是有以下病因,比如:炎癥刺激,膀胱內有炎癥時,神經感受閾值降低,尿意中樞處于興奮狀態,產生尿頻非炎癥刺激;尿路結石、異物,通常以尿頻為主要表現;膀胱容量減少,如膀胱占位性病變、結核性膀胱攣縮或較大的膀胱結石等;精神神經性尿頻,尿頻僅見于白晝,或夜間入睡前,常屬精神緊張或見于癔病患者,此時亦可伴有尿急、尿痛。如尿頻并帶有尿急、尿痛,一定要及時就醫。

  我是正常的嗎?

  小穎懷孕9周了,前兩天感覺尿尿的時候有點不舒服,尿急,后出現尿頻、尿痛……難受死了!前天到一所市醫院看醫生,因為都已經下班了,護士推薦掛了急診內科,醫生給開了阿莫西林、還說了頭孢類的也行,處方沒開、名字也沒簽,就直接寫在病歷本上,這些藥都是孕婦慎用的,小穎不放心,就沒拿,也沒吃藥。回去吃了幾顆核桃、喝了好多水,感覺舒服了一些,可今天還是有一點點急……不知道怎么辦?

  雖然說許多準媽媽在剛開始懷孕的時候出現尿頻現象,這很正常。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一些病理征兆。懷孕后,由于輸尿管和膀胱的移位,使尿液積聚在尿路里,讓細菌易于繁殖,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如果準媽媽小便時出現疼痛感,或尿急得難以忍受時,可以查一下尿常規,看看是不是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應趕緊就醫。妊娠4~12周是胎兒致畸的敏感時期,用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使用,但又不是絕對禁用,可以先通過大量飲水,多次排尿,沖洗膀胱和尿道,減少細菌在泌尿系統的滯留,再適當配合消炎藥,可以盡快減輕癥狀。

  懷孕前3個月,子宮在骨盆腔中漸漸長大,壓迫到膀胱,從而使準媽媽一直產生尿意。到了懷孕中期,子宮會往上升到腹腔,尿頻的現象就會得到改善。但到了懷孕末期,尿頻現象會再度出現。如果尿頻出現時,每次排尿的量并不多(尿路感染除外),就是上述原因引起的。如果出現尿頻而且尿量也很多,就要警惕糖尿病等情況的可能了,此時,就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感覺尿頻時,準媽媽不妨多上幾次廁所,這沒有關系,盡量不要憋尿。如果在小便時出現疼痛或燒灼感等異常現象時,要立即就醫。

  膀胱是由平滑肌組成的空腔容器,它的作用是儲存尿液,它本身有很好的伸縮性。當尿液達到一定量,其產生的壓力超過膀胱的耐受程度時,人就有了尿意,需要排尿。當身體素質、性功能下降時,體內的雄激素水平下降,膀胱平滑肌的肌纖維張力也出現了下降,使得膀胱的伸縮性降低。當尿液積到的量并不比過去多時,它所產生的壓力已經和以前相同,這就有了排尿的需求,出現尿頻,甚至出現尿失禁。妊娠后子宮的增大,膀胱與尿道角度的改變,可能會出現排尿異常(尿頻或漏尿)的表現。此時,可以通過盆底肌肉功能的訓練(收縮肛門擴約肌的練習),加強控尿肌肉的功能,達到改善排尿狀況的目的。必要時可以到醫院婦產科門診(有尿失禁門診的醫院)或泌尿外科進行咨詢。

  雖然說尿頻是孕期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準媽媽們可別因此而忽略了“病理”的征兆!懷孕后,由于輸尿管和膀胱的移位,使尿液積聚在尿路里,讓細菌易于繁殖。如果準媽媽小便時出現疼痛感,或尿急得難以忍受時,可能發生了泌尿系統的感染,此時應趕緊就醫。

  預防尿頻的2個小招

  1、準媽媽平時要適量補充水分,但不要過量喝水;

  2、準媽媽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廁所,盡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感染,而加重尿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