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不同,飲食有別
每種體質在我們的身體上有著不同的表現,而對我們健康的影響也不盡相同。看不同體質的具體表現,可以對我們的體質進行自測,從而來指導我們的飲食。當然,要確定自己屬于哪種體質,還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評判。
氣虛體質總體特征: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肌肉松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
心理特征:性格內向,不喜冒險。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后康復緩慢。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
飲食調理:可多吃補氣的食物,如菱角、荔枝、葡萄、土豆、山藥、鰱魚、鱔魚等。特別推薦補虛癥很好的山藥,同時,平和的它也是很好的養生食物。
食譜推薦:十全大補雞(黨參10g、白術10g、白茯苓10g、甘草5g、當歸6g、川芎3g、熟地10g、白芍10g、黃芪10g、肉桂2g、烏骨雞或小母雞1只、姜3片、大棗2枚),鯽魚黃芪湯(鯽魚1條約半斤、黃芪24g、枳殼9g)。
血虛體質(氣虛者常兼有血虛)形體特征:面色蒼白,唇甲淡白,兩目干澀,四肢麻木等。
心理特征:比較內向,膽小,不善交際。
發病傾向:發病時傾向于頭暈頭疼,心悸,失眠。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喜歡冬天和夏天。
飲食調理:多食補血的食物,豬肝、黑米、大棗、花生、櫻桃、椰子、龍眼肉、黑芝麻、南瓜等。特別推薦桂圓,可補血,還有豐胸的作用。
食譜推薦:四物湯燉雞、五彩蒸魚。
陰虛體質總體特征: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體形偏瘦。
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發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飲食調理:多吃補陰的食物,如鴨肉、蕎麥、小麥、甲魚、銀耳、黑木耳等。
食譜推薦:益氣養陰排骨湯(黃芪15g、山藥、玉竹10g、麥冬10g、石斛10g、姜2片、小排骨250g,要滋潤皮膚者還可加入白芷),芝麻拌雙耳(黑木耳和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