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麼來衡量,育兒行為的價值

子的面包烤出來后,常常吃不完,因為他每天都投入巨大的熱情來烤面包,我們無法把這些面包都吃掉,于是如何處理這些面包成為我們的問題。

  于是,有兩種方法可以來處理這個問題,一種方法是我們把吃不掉的面包扔掉,第二個方法是阻止兒子繼續烤面包,除非吃完以前烤的才可以繼續烤。

  如果采用第一中方式,可能與我們傳統的教育有悖,因為我們要教育孩子節約糧食,不可以浪費,這也是我們從小要求孩子要做到的。我們在自助餐廳吃飯,我從來就要求兒子吃多少取多少,不可以取來吃不掉或者不吃,這個行為已經成為兒子的習慣了。到餐廳點菜吃飯,我們也是做到盡量不多點,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這樣不造成浪費,這樣的方式也已經成為了我們家庭的習慣。現在,面臨面包的問題,我們如何來計算這個方式對于孩子的價值呢?

  第一種方式雖然對糧食有浪費,但保護了兒子做廚藝的積極性,讓兒子每天都有巨大的熱情投入他喜歡做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兒子獲得的東西有:對于做一件事情的熱愛、耐心、快樂、創造力、審美、動手能力、反思能力(昨天不滿意的地方今天修改)、學習能力(每天改變一種方式)等等,還有完成一件事情后獲得的滿足感、成就感、被欣賞的感覺等,這時孩子獲得自尊、自信的根本!這些獲得比起那些被浪費的糧食來說,我應該取舍的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種方式是以教育兒子節約糧食為基點出發,讓兒子失去了更多的廚藝的快樂過程,失去了更多的機會體驗成就感和創造的過程,這樣的方式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對于17歲的兒子來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利用自助餐、利用餐廳點菜等等機會,已經讓孩子對不浪費形成了習慣,此時此刻,我就不能夠讓孩子獲得廚藝中更多收獲的機會溜掉。

  于是,我和兒子商量:我們給你的面包定一個保質期吧,24小時或者48小時,兒子說就48小時吧。然后,每個出爐48小時還沒有被吃掉的面包就被作為過期食品扔掉了。當然一般扔掉的也就半個面包,我算了一下,就算一個假期每天都有半個這樣的過期面包,也就不過一斤面粉。

  在幫助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要計算我們育兒中行為的價值,兩權相害取其輕,兩權相利取其重,此時此刻,培養孩子自尊、自信、創造力、學習能力,讓孩子享受工作的快樂是重,而節約一斤面粉是輕,當我們計算清楚了這個結果,我們就安心地將過期面包扔掉了。

  上一篇博客提到兒子語文成績的事情,有朋友問我“你真的能夠對于兒子語文考試成績全班倒數第一不緊張嗎?是真的能夠做到那么灑脫還是絕望了?”其實,我和每個父母一樣,在開始的時候我也焦慮,但是面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兒子天生的理科腦袋,我真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是先生幫助我消除了這樣的焦慮,先生說:“大不了考不上大學嘛,社會上沒有考上大學的人也有過得好的啊,兒子喜歡廚藝,我們到時候開個小餐館,他樂在其中,幸福快樂過一生,有什么不好?!為個語文成績那么痛苦,至于嗎?!”

  于是,我開始計算:對于兒子來說什么最重要,是語文考試分數重要,還是他現在每天快樂將來幸福重要,當然我取了后者,我不愿意因為兒子語文成績不好就讓他每天為此而被我們責備,被老師責備,內心壓力重重,搞的我們一家人每天被籠罩在語文成績的陰影中。

  先生繼續分析:兒子的表達能力這么強,語文是母語,能夠差到哪里呢?!的確,兒子的語言幽默風趣,只是不合老師的胃口。再者,兒子的其他成績都很棒,沒有好的語文基礎,那些彎彎繞,能夠把人頭都繞暈的奧數他都能夠獲獎,怎么能夠說兒子的語文不好呢?!

  想清楚了這些后,我再看兒子每次帶回家的語文試卷,發現閱讀理解每次幾乎是零分,就是說兒子的閱讀理解幾乎每次全部答錯。我與兒子交流,他說我不明白我的理解與老師的標準答案為什么總不一樣,我真的不明白老師為什么要我的理解和他們的理解一模一樣,不能夠有變化,讀一段文字,我有我的理解,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為什么要有標準答案?!我覺得兒子說的有理,一百個人讀哈姆萊特就會有一百個哈姆萊特!于是我們又做了一個決定:兒子的語文成績由我來評判,老師給多少分我們不管,我與兒子另有評判標準。

  于是,從小學開始,每次語文考試后卷子帶回家,閱讀理解題目由兒子告訴我他的理解答案,只要我覺得他說的在理,我就給分,結果在我的標準中,兒子語文的分數都很高。

  然后,我開始計算這樣的行為對兒子的影響,我這樣做的結果有兩種:第一種是老師在兒子心目中不再是權威,我認為一旦孩子不把老師當權威,這是孩子的成長,不把老師當權威不等于孩子不尊重老師,只是孩子學會了判別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這樣孩子就不會盲目順從,這樣的孩子才會有自己的思想,才會發展出健康的自我。第二種結果是兒子的思想得到發展,對于每一段文字能夠表達自己的理解,這時孩子成長非常重要的,同時,兒子再也不會認為自己的語文不好,他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語文學習與其他科目的學習一樣棒,這對于兒子的自尊和自信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計算結果出來后,我取后者。同時我告訴兒子: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盡相同,考試答案的標準有利于老師批改卷子,但不利于學生思想的發展,老師的做法不是完全的正確,老師也是人,人都會有錯,所以我們愛老師,但我們要更愛真理!

  作為父母,經常要做這樣的計算,我們才能夠懂得取舍,我們的取舍關系孩子的成長!(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