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調查在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美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澳大利亞僑居的3100人。這些人分別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
受調查者要評價僑居地在兒童照管、教育、養育費用等方面的狀況,并回答孩子能否融入僑居地環境、戶外運動時間等問題。
路透社11日援引調查結果報道,超過四分之三調查對象說,孩子在澳大利亞的戶外活動時間多于原籍地。他們在澳大利亞感覺更容易交朋友和適應新學校的環境,飲食變得更健康。
認為澳大利亞的家庭生活質量比原籍地高者占比例最高,而45%的人認為僑居英國會有相反結果。
調查對象認為,英國和美國的成長環境相對而言不夠健康,因為孩子們可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看電視和玩電腦游戲上。
三分之一的人說,孩子到英國后看電視時間增加,27%說孩子玩電腦游戲時間變多。另外,不少家長認為英國學校對新來的孩子不夠“熱情”。
在美國僑居的孩子吃垃圾食品次數增加。47%受調查者說,孩子在美國時吃的垃圾食品比原來多。
雖然英國總體評價最差,但在文化融合方面名列第一,獲得83%的人認可。阿聯酋排名最后。
匯豐銀行一名發言人說:“英國是感受不同文化的好地方。”
新加坡總體排名第二,接下來是中國香港、阿聯酋和美國。
調查對象對新加坡安全的評價最高。
總體而言,調查對象認為海外生活經歷對孩子成長有益。48%的孩子能較好適應新環境,一半能輕松交到新朋友,49%能順利接受新學校。
匯豐銀行發言人說,照顧和教育兒童是僑居海外人士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的確關心這些事情”。
對于這項調查結果,一名網名為“德布”的網友說:“我在澳大利亞和英國都住過。兩個地方各有利弊。澳大利亞陽光燦爛的日子多,但有時熱得讓孩子沒法在外面玩。”
“孩子們在澳大利亞照樣玩電腦游戲,看電視,不過兒童臥室中不放電視,這點與英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