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帆指出,睡眠是人體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尤其兒童的腦細胞正在不斷地發育成熟,高質量的睡眠有助于他們體格生長和智能發育。他說,兒童體格生長所必需的生長激素只有在睡眠狀態時才能達到高水平的分泌,充足的睡眠更是兒童腦細胞能量代謝的重要保證。
據了解,兒童睡眠障礙癥發生率約27%。0至3個月嬰兒白天睡覺,晚上不睡;2-3個月則易“鬧黃昏”;6個月-2歲左右,表現為“作困”、驚厥等;3-6歲兒童最常見的為打呼嚕。
江帆表示,打呼嚕是兒童睡眠障礙中最常見的癥狀。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五官科的手術統計顯示,約三成的兒童會因不同原因出現打呼嚕癥狀,有的甚至需要手術治療。他表示,兒童打呼將減少其大腦氧氣供應,從而影響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產生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或煩躁不安,引發學習成績落后、性格暴躁或抑郁等一系列問題,嚴重的甚至威脅生命。
這位專家指出,除打呼嚕外,不同年齡階段的嬰幼兒均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
為此,專家建議,要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媽媽應在懷孕期間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規律,同時在孩子出生后設置舒適的睡眠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若孩子在睡眠方面存在問題應及時到醫院尋求專業幫助。他表示,醫院專設睡眠障礙門診,可通過呼吸睡眠監測等手段明確診斷,給予及時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