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聾啞 新生兒要做聽力篩查

  據2004年的調查統計,廣州市新生兒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為1.02/1000,無論是先天還是后天耳聾,80%是神經性耳聾,這些聽力障礙的新生兒如果沒有經過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就會發展成為聾啞人。昨天是全國“愛耳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聽力檢測中心主任麥飛主任醫師呼吁醫生和家長要重視新生兒的聽力篩查,及早發現聽力障礙的新生兒,并進行早期的干預治療干預治療,就可以大大減少聾啞的發生。


  如何早期發現新生兒聽力障礙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新生兒聽力障礙的有效方法,它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干誘發電位等方法對新生兒的聽覺系統進行初步評估,以判斷孩子的聽覺系統發育是否正常。通過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對聽力損傷的孩子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就可以大大減少其發展成聾啞人的幾率。


  麥主任介紹,其實做新生兒聽力篩查所需的設備很簡單,一般醫院都能開展。新生兒出生后3-7天就要做聽力篩查,只要花上不到100塊錢,用1-2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搞定。


  不要錯過最佳的康復時期


  麥主任介紹,聽覺神經中樞的正常發育,取決于1歲以內這段敏感時期聲音的足夠刺激(足夠的強度和時間),以及嬰兒對其聽覺和語言中樞系統的持久應用。如果沒有聽覺能力,就沒有獲得語言的能力,也就不能擁有完善的智力。對有聽力損傷的孩子早期進行干預治療,使其聽覺通路的各部分如耳蝸、聽傳導路以及聽覺中樞受到聲音的刺激而發育,將會使孩子的聽力和語言能力達到或接近健康兒童的水平。


  遺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發現孩子有聽力語言障礙問題一般是在小孩2歲左右,這時才開展語言聽力康復治療,已經錯過了語言和聽力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孩子能康復的機會已經很小了。如果孩子在出生時就進行聽力檢查,早期診斷,通過佩戴助聽器、植入人工耳蝸等手段進行干預治療,就能促進這部分兒童的聽力語言的發育而避免向“聾啞癥”發展。


  相關鏈接


  新生兒不同時期對聲音的反應


  剛出生:對突然聲響有驚訝反射;突然聲響會緊閉眼瞼;睡覺時突然聲響會睜開眼瞼。


  1個月:睡覺時聽到突然聲響會覺醒或哭泣;哭泣或活動時,跟他說話會停止哭泣或活動;靠近叫他或搖鈴鐺,會將臉慢慢轉過來。


  2個月:睡覺時聽到突然銳利的聲響會活動手足;睡覺時遇吵鬧聲、噴嚏聲、鐘聲或吸塵器聲會睜開眼;叫他時會高興地發出啊或哦聲。


  3個月:睡覺時聽到突然聲響會睜開眼瞼或動手指,基本無全身的驚訝反射;對錄音機、電視機的開關聲或廣告聲等有反應;對怒吼聲、親昵聲、歌聲、音樂聲等表現出不安、喜悅或厭惡。


  專家提醒,孩子在1歲以內,如果突然或奇特的聲音不能引起其注意力,應首先考慮聽力障礙。2-3歲的孩子仍不會說話或只會簡單發音,也應首先考慮聽力問題。一旦發現或懷疑孩子聽力有問題,一定要盡快去醫院耳科或康復機構進行聽力測試。南方日報記者歐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