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為什麼不敢走路

  在小區的孩子里面,小乖和家家是學步比較早的,看著他們走得逍遙自在,大家就說起了孩子學走路的問題。

  小乖媽:孩子走路早晚主要是跟遺傳有關,走得早并不見得將來運動能力就好,走得晚也不意味著將來運動能力差,所以沒必要大家比來比去的,1歲的孩子其實已經能聽懂好多話了,不要因為孩子走得晚就給他負面評價。

  家齊爸:其實家長的態度很重要。我的一個朋友,家里雇了兩個保姆,加上媽媽,三個人每天輪流抱著孩子不放手,結果最近朋友對我說,孩子的大動作發展得很不好。所以,當家長的,“該放手時就放手”。

  小乖媽:環境設置也很重要。從小乖開始會爬,我就在家里鋪了很多塑膠地墊,但是不管面積多大,孩子總是要往外跑,我可不想整天把孩子限制在一個小圈子里,干脆把瓷磚地面擦干凈,隨便爬,隨便走。正值冬季,小乖的姥姥、姥爺看了,不禁責問“孩子不涼嗎?”

  冉冉媽:我姐幫我帶孩子,我要把孩子放在地上,她就數落我,說我涼著孩子了。可是孩子在床上怎么練習?

  小乖媽:后來我給孩子套上了護膝,因為我用一次性紙尿褲,不穿開襠褲,所以我想也不會很涼。只有手整天撐在涼地面上,但是小乖自己活動得興高采烈,我也就隨他去了。小乖學步時經常摔跟頭,我也從不大驚小怪。

  洋洋媽:我看家家的爺爺奶奶也是,一次家家在外面摔倒了,爺爺鎮定自若,后來還說:“我們家家才不害怕。”

  冬冬媽:冬冬其實會走了,可就是不敢走,走幾步就趕緊扶著媽媽或者扶著桌子、床什么的。現在我想明白了,小乖媽用紙尿褲,孩子不會隨地大小便,所以地面容易保持干凈。奶奶帶冬冬,是要往地上把尿的,冬冬又穿開襠褲,所以奶奶絕對不愿意讓冬冬坐到地上——可是哪個孩子學步不會摔幾個屁股墩的?奶奶總扶著冬冬,不許他摔跤,讓冬冬覺得,摔一跤很可怕,坐到地上是很不好的事,所以不敢走路。

  可可媽:有一次我和小乖媽一起帶孩子去游樂場,遇到了另一位媽媽和姥姥帶著1歲2個月的兒子。媽媽說,孩子其實走得很好,但就是害怕,不敢自己走。當時孩子在玩時,踩到了地墊邊一個坎上面,身體就傾倒了,地面軟軟的,一點也不會受傷。但是從那時開始,只要孩子走到那附近,姥姥就提醒“剛才怎么著來的?”或者“寶貝,剛才咚咚咚!”如此大驚小怪,讓孩子覺得危機重重,敢放開了走路才怪。

  小乖媽:還有一點,當時咱們跟那位媽媽只在一起大概半小時,那位媽媽居然說了三回“我兒子就是不敢走”這一類的話,其實我覺得媽媽的語言對孩子暗示性很大,也許孩子開始沒怎么害怕,媽媽頻繁地這樣說,孩子會覺得自己就是害怕,就是不敢走。

  點評:其實孩子走得早、走得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由于家長不同的態度和不同的環境準備,孩子究竟是得到了對自主發展的支持還是處處受阻礙、處處受束縛,是得到了自信、成就感還是挫敗感,是發展了敢于嘗試、勇于行動的個性,還是變得懦弱、害怕嘗試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