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孩子乳牙需要正確觀念

  我國最近一次的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5歲組兒童乳牙的患齲率高達90%左右。齲齒,俗稱爛牙、蛀牙,是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很多父母覺得很費解:兒童患齲率怎么會這么高?自己挺重視孩子口腔衛生的,為什么孩子還是難逃一“劫”? 


  父母疑問一


  少吃糖就能預防齲齒嗎?


  齲齒的發生與食物尤其是糖關系密切,這點沒錯。問題是,很多父母只想到了限制孩子吃糖、巧克力等,卻忘記了防范兒童食物中其他種類豐富的“糖”。


  我們知道,兒童飲食多為軟質食物,如奶粉、蛋糕、餅干以及某些膨化類食品。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黏稠性強、含糖量高,容易滯留在牙齒表面發酵產酸,成為齲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父母得留意防止各類糖分在孩子口中的滯留。


  ●對人工喂養的嬰兒,父母應當在每次喂完奶后,給孩子喂點清水,以清潔一下口腔。因為孩子小,不能刷牙,父母可以用紗布或棉簽對孩子剛長出的牙進行清潔保護。


  ●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含著奶嘴睡覺的壞習慣。嬰幼兒含著奶嘴時,奶嘴貼附于其上頜乳前牙(俗稱門牙),而奶瓶內多為牛奶、砂糖、果汁等易產酸、發酵的食物,門牙將很快被齲壞,且很快發展成大面積齲齒或殘根。臨床上經常碰到的門牙基本全爛光了的孩子,大多是這類“奶瓶寶寶”。


  ●當孩子可以進食米飯時,父母應注意不能讓孩子養成把飯含在口中,邊吃飯邊玩的習慣。因為米飯中同樣含有糖分,長時間滯留在口腔中也會產酸發酵,產生蛀牙。


  父母疑問二


  限制孩子吃糖是防止齲齒的必要措施嗎?


  臨床出診時,經常會有父母要求我以醫生的身份,告訴孩子不能吃糖。想來這些父母平時的“限糖令”,遭到了孩子的種種抵抗。我說:哪個孩子不喜歡吃糖?


  愛吃糖是孩子的天性,父母沒有必要去強行扼殺。關鍵是要讓孩子少吃,而且吃起糖來要講點“技巧”:


  ●少吃油膩的甜食,少吃餅干,這些食物易滯留于牙面,增加糖分侵蝕的機會。


  ●研究發現,餐間食糖比就餐時食糖更易引起蛀牙,因此兩餐之間少吃甜的零食。


  ●吃完糖或甜食后,要漱口、刷牙。


  ●教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水果中的纖維成分能幫助清潔牙面、減少蛀牙,同時又能增強孩子的咀嚼功能,有利于孩子頜骨的發育。 


  父母疑問三


  孩子每天刷牙,牙齒就不會蛀了嗎?


  很多生蛀牙的孩子都每天刷牙,但他們刷牙的質量有問題。


  ●是不是每天早晚兩次刷牙?有些父母只督促孩子晨起刷牙,晚上臨睡前的“功課”卻由于種種原因省略了。其實,保持長時間睡眠狀態下的口腔清潔,對防齲病來說更重要。


  ●孩子是否做到每個牙、每個牙面都認認真真地刷到了?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監督孩子刷牙的時間(約3分鐘),不能由著孩子隨便刷兩下就完事。


  ●較小的兒童缺乏自制力,父母要參與孩子的刷牙活動,必要時幫他完成刷牙,保證質量。


  父母疑問四


  爛了牙的孩子不肯治的話,是否可以等他自然換新牙?


  父母一定要說服這些孩子去醫院看牙,不能等待觀望。那種“乳牙反正要替換的,因此不治也不要緊”的想法是錯誤、過時的,一定要徹底糾正過來。


  乳牙爛了,可不單單是會影響孩子的容貌,更重要的是齲齒產生的疼痛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也會影響恒牙的替換。同時,乳牙患齲,咀嚼功能必然降低,會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入,兒童頜面部和全身的生長發育都將受到影響。


  現在的牙科治療較以前有很大的改觀,在兒童蛀牙的治療過程中,首先基本能保證孩子沒有疼痛的感覺,尤其是在專業的口腔醫院、擁有兒童口腔醫師資格和懂得幼兒心理的牙醫那里,孩子的治牙過程會很順利。


  如果蛀牙早期不積極治療,而等到孩子牙齒基本全爛光了才來治,這時大多要進行較復雜的根管治療(俗稱抽牙神經治療),更有的因無法保留而只能拔除,孩子的痛苦必然會增加。希望父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每3~6個月帶孩子到專科醫院去檢查,進行必要的預防和及早的齲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