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允許和鼓勵寶寶用手、用嘴去探索事物。用手、用嘴探索事物是上天賜給嬰兒探索事物的本能,家長要鼓勵寶寶用手去抓摸除危險品以外的一切物品,允許用嘴去啃咬一定范圍的物品,這是寶寶認識事物的法寶。家長完全可以在寶寶的自發行為中,告訴這些事物的名稱。
讓寶寶動手玩各種小物品。可以收集生活中的小物品,如乒乓球、小皮球、小藥瓶、小藥盒、小木塊、小木棍、小圓蓋、小圓筒、海綿塊、布娃娃等等,放在一個大盒子里,讓寶寶動手去抓、去扔。這樣他會感覺到物品的大與小、方與圓、粗與細、軟與硬等各種特性。當然父母要做一個教育的有心人,與孩子一起玩,在玩中告訴他這些物品的名稱。
教孩子用身體語言指認事物。周歲以內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經過幾個月或大半年“對牛彈琴”式的教育,他已經對許多事物有了初步的認識,加上語言理解能力有了較快的發展,因而他能用身體語言指認事物。如大人問“電視機在哪里?”他會用眼睛去找,用手去指,因此,大人要教寶寶用身體語言指認各種事物。當然還可以指認圖畫書中的事物。
在戶外,要充分利用嬰兒記憶的形象性和直觀性的特點,經常重復地對寶寶說出各種事物的名稱,如“這是花,這是樹,這是小魚……”過一段時間后,大人問寶寶花在哪里,樹在哪里,他就會用眼睛去看,或用手去指。此時,寶寶對事物的再現能力就上了一個大臺階。教寶寶指認事物,要不厭其煩地反復去做。因為,寶寶對事物從感知到認識,再到回憶有—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