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父母將智力訓練認作育兒第一需要

  上海嬰幼兒的身體發育總體狀況良好,家長對于孩子出生后體質的評價都比較樂觀,絕大部分嬰幼兒沒有任何先天疾病,98%的父母能夠帶寶寶按時、完整地接種疫苗。剛剛完成的《大城市社區0至3歲嬰幼兒教養現狀調查》提出,必須從0歲起就開始關注嬰幼兒的成長和教養,并將早期教養與科學育兒水平列為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帶養人文化偏低


  從上海的情況來看,超過半數的嬰幼兒主要是由父母帶養,有43%的嬰幼兒是由祖輩帶養的。調查發現,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教育發達城市,仍有70%的帶養人的文化層次集中在初、高中水平,由此也造成了帶養人較少接受專業的早教指導,只有一半左右的家長參加過早教機構組織的親子活動或育兒知識討論。大多數母親的育兒知識是在懷孕期間從醫院獲得的,主要是些優生優育的內容,而對寶寶的早期教育,家長普遍知之甚少。


  值得關注的是,家長對于早教內容的興趣依次為智力訓練、疾病預防和營養保健,其中有超過八成的家長將智力訓練知識看作是育兒的第一需要。


  少數父母不動粗


  盡管上海嬰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總體狀況較好,但卻有40%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鼓勵下才愿意與他人交流。約有一成的嬰幼兒在與外人接觸時會表現得較為緊張,要么緊緊地依偎著父母,要么哭鬧不止。超過半數的嬰幼兒獨立性較差,不能單獨睡覺,只有46%的嬰幼兒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但床也必須挨著父母的大床邊。


  調查顯示,有76%的家長在嬰幼兒犯錯誤時能采用說服教育的方式,但真正能做到不打罵孩子的家長僅占一成左右。每天都能抽時間陪孩子看小人書或畫圖畫的家長也僅占23%。


  早教指導要實用


  主持此項調查的華東師大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高向東教授說, 2003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制訂了《0至3歲嬰幼兒教養方案》,提出要普及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但目前滬上早教機構的師資比較緊缺,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高。據調查,早教機構教師的學歷在本科以上的占31%,其余均在大專以下,甚至還有部分教師的學歷在中專以下。而且,早教機構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局限在3至6歲的幼兒園教育技能上,對0至3歲嬰幼兒的教養知識較陌生。


  高向東教授建議說,早教機構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向父母提供實用指導,比如,通過定期的講座來向父母傳遞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教養方式;設立咨詢處,隨時解答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