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男嬰出生即會叫爸媽?

  俄羅斯一名男嬰出生幾分鐘后就懂得叫爸爸,數分鐘后再叫媽媽,產房內的醫護人員都大為驚訝。負責接生的婦產科醫生認為,這是胎教的功勞。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17歲的巴熱耶娃,日前在諾里而斯克一所醫院分娩,順利產下兒子斯捷潘。沒想到孩子出生幾分鐘后,竟然立即開口叫“爸爸”,數分鐘后再叫“媽媽”。第二天,巴熱耶娃告訴兒子,爸爸即將來探望他們,斯捷潘竟然回答說:“誰?爸爸?”


  醫生:行醫23年未見過


  給巴熱耶娃接生的婦產科醫生帕諾娃證實,她親耳聽到斯捷潘說話,并表示在產房行醫23年以來,都從未見過這種情形。她說:“初生嬰兒不會發出如此復雜的音節。”她相信這一切得歸功于胎教,她說:“胎兒在腹中就能學習,如果母親與胎兒說話、和它玩耍,當作它已出生一樣,那么胎兒出生之后多數聰慧。”


  反方


  醫學界


  質疑其真實性


  有兒科醫生指出,對嬰兒剛一出生就會說話一事感到不可思議。香港的一位謝醫生認為,一般來說,嬰兒要到一歲才會懂得說爸爸和媽媽,初生嬰兒的兒語可能因為理解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意思,未必是有意義的對話。如果此事屬實,將來必會有相關的報道跟進,目前應該抱懷疑態度,謹慎對待。


  另外一名戈姓兒科醫生也對此事持懷疑態度。他認為,雖然初生嬰兒能夠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聲音,但屬于無意識的發音,嬰兒本身也不會明白這些詞的真實意思。


  至于胎教的解釋,戈醫生也提出質疑,因為胎兒在腹中的聽覺并不清晰,加上無視覺輔助,根本無法辨認父母,更別提對著母親叫媽媽了。他懷疑報道的真實性。


  正方


  胎教促進語言能力


  有法國學者曾經對一些嬰兒進行過法語和俄語的比較試驗,結果發現他們對法語的發音反應更為強烈。美國“胎兒大學”的一個“小學生”在媽媽的肚子里經過“胎兒大學”的語言學習后,出生僅僅9周居然能對錄像機放映的節目說“哈羅”。


  有專家由此認為,小生命在胎兒期就已經具備了語言學習的能力。根據胎兒這種潛在能力,只要母親不失時機地對胎兒進行認真、耐心的語言訓練,那么胎兒出生后在聽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將會大大超過于未經語言訓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