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過度遷就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質要求也應得到相應提高,這也無可厚非,但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日益迫切,為了孩子,苦了自己,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養尊處優,一個個變成“小皇帝”、“小公主”。
(1)消費不當
中央電視臺曾在新聞聯播中對北京市部分父母進行現場采訪,孩子的月支出一般在250元,星期日出來玩一次花費50元左右。現代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怕孩子無聊,故購置大量的玩具、書本或進行各類活動,想方設法幫助孩子開發智能,但這也養成孩子濫買玩具的壞習慣,阻礙了孩子在無聊時努力自我克服的主動性。
(2)打扮失度
許多父母認為,別人會通過孩子外表給自己打分,故不惜重金,為孩子打扮,這樣又有可能滋生孩子愛慕虛榮的心態。孩子的衣著應以樸素為佳,不要求新、求異、求奇,不宜濃妝艷沫。
行為上過度庇護
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關系是無法替代的,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快樂看成是自己的快樂,把孩子視為命根子和自己生命的全部意義所在,導致過度戒備,隨時警惕孩子周圍可能發生的危險。
(1)過度保護
為了孩子快樂,寧可自己倍受委屈,也會替孩子斬除荊棘,以防孩子受挫,這種過度的保護使孩子過分依賴,缺乏自立能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根本無法學會自己解決困難和問題、克服消極情緒。父母應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幫助和引導孩子,提高自立能力。
(2)過分干涉
孩子之間發生沖突,大多數父母會出面干預,迅速給予制止,從而使孩子失去自我協調、處理紛爭的機會,甚至會引發父母大戰,這是極端不理智的。一般說來,只要沖突不危及孩子身心健康,父母應讓孩子自行解決,這樣處理是比較積極的、穩妥的。夏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