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晃嬰兒防樂極生悲

  許多科學家對人體的搖晃作了探索研究,結果表明,搖籃產生的輕度、溫和而有節奏的動作,會使寶寶覺得自己還處在母體內,從而產生一種安全感。因為胎兒一向隨著母親的動作而搖來晃去,從懷孕后三個多月起,胎兒就開始感受到這種搖晃。有節奏的輕緩搖晃不但無損大腦,相反,這還為孩子的生長發育提供了必要的刺激,尤其是激勵了中樞神經司呼吸的區域,使孩子在睡覺時也能保持暢通而有力的呼吸。觀察發現,睡搖籃的嬰兒身體各種神經反射發育得既快又完善。在國外一些產科醫院中,護理人員將早產兒放在裝有“水床”的暖箱中,在水的搖晃中,孩子可生長得較快,而且很少會有心臟和呼吸系統方面的毛病。德國漢堡一家研究所,對發育障礙的嬰兒以及智力、語言及行動低能的兒童還采取搖晃與撫摸相配合的治療方法。 
 
  在一次國際兒科學術會議上,不少專家作了關于搖晃對內耳中平衡器官的重要性的報告。他們指出,人在青春期耳前庭系統完全成熟以前,必須經常受到使自己健康發育所需要的刺激??搖晃,以促進其神經反射和運動器官的發育。難怪搖木馬、蕩秋千、坐旋轉游藝車對孩子們有那樣大的吸引力,一些孩子有時還不顧大人的警告,拼命地打轉轉。 
 
  然而,凡事都有一個合適的限度,過則為災。一些年輕的父母,在嬰兒哭鬧或不安時,不是妥善處理,而是使勁地搖晃搖籃。還有一些父母為了博得寶寶一陣咯咯的笑聲,將孩子一次次拋向空中然后接住,或是抓住孩子的肩膀或胸部,上下左右劇烈搖晃取樂。須知這樣做是有害無益,甚至是十分危險的。這些舉止可以引起嬰兒大腦組織的損傷,出現一系列嚴重后果。據傳媒披露,不久前臺灣接連發生兩起嬰兒被父母逗弄而造成的“嬰兒搖晃綜合癥”,其中一嬰兒昏迷近一個月。 
 
  導致嬰兒搖晃綜合癥,主要是由于嬰兒頭顱比例較大,頸部控制力較弱,腦組織及腦血管相對比成人脆弱嬌嫩,容易引起損傷。當把嬰兒向上拋時,由于外面的顱骨比重大,而里面的腦組織比重小,在向上拋和自由落下過程中,兩者可產生速度差,使堅硬的顱骨與脆弱嬌嫩的腦組織相互發生碰撞,輕者導致腦震蕩,重者引起腦挫裂傷,甚至使腦表面血管撕裂,合并腦蛛網膜下腔出血,繼而出現腦水腫、顱內高壓、昏迷甚至死亡;或者造成大腦皮層廣泛損傷而幾近“大腦死亡”,成為植物人。據國外報道,嬰兒搖晃綜合征的發生率和殘廢率相當高,因搖晃而導致嬰兒昏迷的死亡率達60%。 
 
  嬰兒搖晃綜合癥的預防并不難,關鍵是要避免猛烈的搖晃及反復高拋。多懂一點育兒知識,給寶寶更多的關愛和呵護,才能使他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