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辦?寶寶吸不到奶一直哭,是不是我的乳汁分泌不足?”的疑慮,使媽媽很是焦灼,由此感覺到挫折,而不能順利地哺喂母乳。專家表示,其實這都是受到錯誤資訊的影響。此時如果媽媽擔心寶寶餓肚子,給他喝配方奶,反而影響母乳的分泌。專家建議媽媽不用太過擔心,只要讓寶寶多吸吮,乳汁就能隨之分泌,持續進行下去。
分泌不足的幾率很低
嬰兒喝母乳,是哺乳動物的天性,可是相當一部分現代人卻視此為一件困難的事,擔心乳汁分泌不足的心理,使得許多媽媽到最后不得已,只好改喂寶寶配方奶。專家表示,母乳分泌不足的發生率其實很低,大部分的媽媽都能提供給寶寶充足的奶水,而且一個媽媽的乳汁量足以哺喂兩個寶寶。至于為什么有這么多媽媽擔心乳汁不足,有兩個原因:
1.配方奶粉介入:這是近代才出現的問題,為了讓某些無法喝到母乳的嬰兒得到近似母乳的營養,人們成功制造了配方奶粉。雖然使用方便,卻阻礙了母乳的分泌;另外,奶瓶的橡膠奶嘴的設計,讓寶寶可以輕易地喝到牛奶,容易造成寶寶乳頭混淆,影響了寶寶喝母乳的意愿。
2.媽媽信心不足:一般大眾以訛傳訛,擴大了乳汁分泌不足的問題,造成媽媽信心不足,擔心自己也可能發生。尤其當寶寶哭泣時,更容易讓媽媽感到挫折,因而給寶寶喝配方奶粉,造成寶寶吃飽后,不再吸吮媽媽乳頭,也就不會刺激母體分泌乳汁。因此,決定喂母乳的媽媽,一定要堅持不喂配方奶粉。
母乳分泌的機制
懷孕期的乳房會脹得很大,乳腺組織的增殖,是為了分泌母乳而準備的,但其中并沒有多少奶水,必須等到寶寶吸吮乳頭后,才會開始慢慢地制造母乳。影響乳汁分泌的是母親腦下垂體分泌的泌乳激素,在懷孕時期受到雌激素的抑制,孕婦不會分泌母乳,但在生產后,雌激素不再發揮作用,母乳就會開始分泌了。
一旦寶寶吸吮乳頭,刺激訊號就會傳到腦部,促使腦下垂體分泌出泌乳激素和催產素,在兩種激素的相互作用下,母乳才能分泌順利。因此,寶寶吸吮乳頭便可以增加母乳的分泌量,媽媽希望乳汁充足的重點在于,寶寶一出生盡早讓他吸吮乳頭,而且隨著寶寶的需求,不限次數與時間,才會盡快使乳汁的分泌機制建立。
多吸吮使母乳源源不絕
母乳是在寶寶吸吮后,才開始分泌出來的,因此要制造母乳,或增加分泌量,都必須靠寶寶吸吮乳頭。剛出生的寶寶因為吸吮能力不純熟,容易喝不到奶水,挑戰幾次后,就會抓住吸奶的訣竅了。
母乳的成分與分泌量,會隨著寶寶的成長所需,做奇妙的變化和調整,但可能需要短暫的過渡期,例如:有時你會發現沒有乳汁了,但是寶寶還是一直干吸著,這可能是因為寶寶對母乳的需求增加,不用擔心!不久你的身體會配合調整,奶水分泌量也會迎頭趕上的。也不需要限制寶寶每次喂奶的時間或每天喝奶的次數,只要寶寶有需求就可以哺乳。
需要其他人的支持
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的嬰幼兒喂食建議中強調,應該哺喂純母乳6個月,之后可添加適當的副食品,持續哺喂至寶寶兩歲至兩歲半以上。專家表示,在這過程中,媽媽會遇到某些難題。其實媽媽周圍的丈夫、家人、職場的上司及同事的支持很重要,尤其是社會大眾和企業的友善對待,更是全社會應重視與努力的方向。
初乳&免疫球蛋白
初乳通常指產后3~5天內所分泌的乳汁,分泌量比較少,成分也比較濃稠。它的含量和成熟乳稍微不同,特別是富含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有助于防止細菌、病毒及過敏源入侵,可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成熟乳也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只是含量比初乳少,不過因為寶寶喝奶量與日俱增,一整天下來,也會攝取不少免疫物質。
產后3天是關鍵期
產后3天是哺喂母乳的成敗關鍵,因此,寶寶一出生,在產房時便可以請人將寶寶抱過來,讓他吸含一下乳頭,不但可以讓寶寶盡早習慣吸吮的動作,還可以刺激母體分泌乳汁。專家表示,乳汁分泌經過寶寶的吸吮刺激后,還需要3~7天的時間,漸漸由初乳、過渡期、轉化為成熟乳。開始分泌的乳汁因為量少,會讓媽媽擔心寶寶會不會餓肚子,但其實初乳含有豐富的營養,足夠寶寶攝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