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一寶寶吃奶粉過敏性休克
不哭也不鬧,吃飽了就乖乖睡覺,這樣的寶寶人見人愛。可是,安安靜靜的寶寶險些因此失去繼續長大成人的機會。
上個星期,路橋一出生才37天的寶寶遭遇自己有生以來的最大危機。
那天早上8點多,寶寶被生物鐘叫醒了。本來一醒過來媽媽就給她喂奶的,但是那天,媽媽想想自己9月份就要重回工作崗位,寶寶只能經常抱奶瓶了。可是上次給寶寶用奶瓶時,寶寶好像不太會吸奶嘴。為了讓寶寶早早把奶瓶用得得心應手,媽媽和外婆商量了下,決定這天早上給寶寶泡奶粉喝。
洗凈奶瓶,調好溫度,外婆幫著媽媽泡好奶粉后就出去買早飯了。寶寶偎在媽媽懷里,努力學習著用奶嘴。大概是餓了兩三個小時,寶寶使勁地喝,七八十毫升的奶粉很快就喝完了。
根據寶寶以前的生活規律,吃飽后又要呼呼大睡了。媽媽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輕輕拍著哄她睡覺。寶寶的小臉在媽媽肩膀上蹭啊蹭,鼻子里發出小小的“嗯嗯”聲。
十幾分鐘后,外婆拎著早點回來了。媽媽把寶寶交給外婆時,突然發現,寶寶的整張小臉紅紅的,夾著一塊塊白色的小圓點。
“怎么會這樣?”媽媽和外婆一下子慌了。
召了輛黃包車,媽媽和外婆在3分鐘內趕到婦保所。婦保所的醫生正忙得不可開交,一看寶寶的臉,問,是不是臉沒洗干凈啊?
媽媽趕緊搖頭:“洗干凈了的!”這時候,寶寶的耳朵后側和脖子都已經發紅了。
醫生再仔細看了看,告訴媽媽是過敏,給配了藥。媽媽還是不放心,又帶著寶寶趕到醫院。一路上寶寶沒哭沒鬧,很安靜,就看著她的身上也很快紅了,臉色發青,嘴唇都白了。媽媽和外婆嚇死了。
兒科醫生了解情況后,給寶寶進行檢查,告訴媽媽,是過敏性休克,吃奶粉引起的。“后來給寶寶打了一針,全身的紅色很快就褪了,看起來也正常多了。”
從寶寶發病到接受治療病情穩定,才一小時左右,但是媽媽和外婆嚇得夠嗆。“醫生說孩子太小,腸胃功能不完善,可能一次性喝的奶粉過多,吸收不了,牛奶蛋白過敏……”由于太緊張,醫生分析的原因媽媽記得七零八落。
有人問:“為什么不把母乳擠到奶瓶給寶寶喝呢?”
“當時只想讓寶寶適應奶瓶,擠到奶瓶太麻煩,所以就直接泡了奶粉,再說,這個奶粉她以前喝過一次的,那次沒有過敏,不過那次喝的少。”
“我現在都不敢讓她喝奶粉了,先母乳喂著,以后上班怎么辦……再說吧。”
嬰兒奶粉過敏比例在5%—6%左右
吃奶粉過敏?記者在網上搜索后發現,年輕家長的求助帖子還真多,吃奶粉后,寶寶們有臉上出現紅斑的,長皮疹的,身上長滿褐斑的,嚴重的也出現了休克。
一位教授稱,奶粉過敏現象并非個例,一般情況下,嬰幼兒對奶粉過敏的比例可能在5%~6%之間。
臺州市中心醫院兒內科醫生馮海英告訴記者,奶粉過敏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乳糖不耐癥,主要表現為腹瀉、腹脹;另一種為牛奶蛋白過敏,主要表現為濕疹、蕁麻疹、哮喘、失眠等,文章開頭的寶寶出現的這種情況可能就是牛奶蛋白過敏。未滿3個月之前,嬰兒的腸功能還未發育健全,不能完全消化牛奶中的蛋白質而就此吸收,有時這會成為抗體而引起過敏反應。
吃奶粉造成過敏性休克的情況比較少見,最多的是上面兩種過敏類型。“起皮疹的最多,也有拉肚子、吐的。”馮海英說。大多數家長都能及時懷疑自己的寶貝是不是對奶粉過敏了,但也有少數家長把過敏當成普通的嬰兒濕疹。“濕疹是皮疹的一種,也可能不是奶粉引起的,但是對奶粉過敏的嬰兒,濕疹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過敏與個人體質和遺傳緊密相關,國外專家在牛奶蛋白質過敏的預測研究中發現,嬰兒對牛奶過敏的發生率,在父母均沒有過敏史時達到12%,父母一方有過敏史時為20%-32%,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史時,嬰兒過敏的發生率高達43%,當父母雙方有同樣對牛奶蛋白質過敏的癥狀時,則將可高達72%。
吃這個奶粉過敏,能不能換其他奶粉繼續吃呢?馮海英認為,首先要清楚,是因為奶粉質量存在問題造成過敏,還是奶粉質量沒問題,只是寶寶自身體質對牛奶蛋白過敏?前者可以更換其他品牌奶粉試吃,后者就要暫停奶粉,換成其他代乳品。
為了減少過敏癥狀的加重,馮海英建議家長,第一次給孩子喂一種新奶粉時,最好先少喂一點,一旦發現過敏立即停用,這樣就有可能避免或杜絕使孩子產生休克。
母乳是嬰兒最佳食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年輕媽媽為了保持體形,很早就開始給孩子喝奶粉。陳女士不好意思地承認,她就是一時擔心自己的身材,在孩子6個半月時就斷了奶。
“我奶水不多,可能剖腹產后太累也是個原因。每天喂3—5次,漸漸就喂不飽了,然后第十天就開始加喂奶粉了。”每天,陳女士讓孩子先把母乳喝空,然后再給她喂奶粉。“家里人讓我喝生乳湯,油膩膩的實在是喝不下,而且那時候突然擔心,這些油湯喝下去肯定影響身材恢復,所以后來干脆就給她斷了奶。幸虧她對奶粉很適應。”
陳女士的想法大家都能理解,不過,醫生還是建議,最好堅持母乳喂養,母乳是嬰兒的天然最好食物,對嬰兒的健康生長發育有不可替代作用。
馮海英認為,雖然配方奶粉以母乳成分為標準,追求對母乳的無限接近,但畢竟不能替代母乳。一個健康的母親可提供足月兒正常生長到6月所需的營養素、能量、液體量。
母乳喂養具有很多優勢:母乳簡單易行,不需加熱消毒,不易污染,隨著一次次哺乳,寶寶與媽媽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厚;母乳中含有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營養性被動免疫),乳汁中的催生素也是一種免疫調節作用的活性物質,可促進新生兒免疫功能的成熟。
母乳喂養不僅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利,對母親也有不少好處:比如加快產后子宮的復原,減少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幾率。
雖然配方奶粉不能代替母乳,但是,如果沒有母乳或是母乳不足時,配方奶粉就成為母乳最好的替代品了。馮海英的建議是,奶水不足的母親應堅持每次先哺母乳,將兩側乳房吸空后再以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品補充母乳不足部分。這樣有利于刺激母乳分泌。補充的乳量由小兒食欲及母乳量多少而定,即“缺多少補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