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病以后,往往備受家人、友親的愛憐,有時近乎嬌慣。大人們百依百順,事事由著孩子來,無形中助長了他們的任性。病情好轉以后,孩子仍然企圖得到這種過度的關心。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撒嬌發脾氣。住院期間,如果無人陪伴,缺少親人和朋友,養病期間缺少玩耍伙伴,孩子性格易因此變得孤僻、乖戾。
如何避免孩子病愈后性格的改變呢?
首先父母應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解釋生病的緣由,告訴他們到醫院治療的重要性,減輕其心理負擔,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逐漸適應陌生環境。同時,不能對他們太遷就,注意在給孩子治病的同時,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盡可能讓孩子生活自理,根據孩子年齡和疾病恢復情況,要求孩子達到同齡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這對于克服自卑心理、保持樂觀情緒、縮小與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其次,孩子性格的可塑性很強,如果孩子病愈出現性格改變,在加強營養和性格鍛煉的同時,恢復進行正常教育,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很快糾正的。
采編自當代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