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怎么也不能理解,早年冷酷的父親為什么會對孫子如此溺愛,搞得他連瞪一眼兒子,都要看老爺子的臉色,弄不好老爺子就跟他急。教育兒子更是無從下手,在爺爺的庇護下,他這個父親好像在處處欺負兒子。從小,他對父親的惟一印象就是打人,從三四歲開始一直打到上大學。
如今自己有了兒子,老爺子卻突然溫情起來,什么都由著孫子。陳先生和妻子都很納悶兒:明明曾經是那樣一個父親,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一個爺爺?
20多歲的小尤也有類似的疑惑。這次過年回家,發現退休的父親對孫女的疼愛超乎她的想像!一見到小孫女起床就去忙活吃喝,小火車壞了趕緊拿工具修理,抽屜里還準備了一大堆不同型號的電池給玩具備用……想起自己小時候,工作繁忙的父親總是疏于對兒女的照顧。這讓小尤醋意十足。而哥哥卻為此而煩躁,抱怨父母總是不顧孫女的健康,要吃什么就給她什么,兩歲多的小女孩每天喝5瓶以上的飲料,嚼10片以上的口香糖。
父、子、孫三輩之間,此類頗具戲劇沖突的“隔代教養”舞臺劇,正在中國的許多家庭上演。而這,絕不僅僅是老人溺愛孩子那樣簡單。
心態差異引發教育沖突
“從表面看,這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親情的回歸。而實際上,不是老人變溫情了,而是30歲的心理需要與60歲的心理需要不同。”全民健心計劃·周末公益課堂首席主講、旅美心理學專家尹璞說。
在尹璞看來,“作為父母的心理需要與孩子成長的關系更為直接”。父母往往為孩子設計好了未來的發展模式,希望他們有好的工作,好的未來,長大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所以對孩子的要求往往具體而苛刻。另外,出于一種補償心理,他們還把圓夢的任務傳給下一代,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走過的彎路、不要犯自己犯過的錯誤、不要留自己曾留下的遺憾。“他們在追求一種不現實的完美,根本沒有意識到應該是允許孩子犯錯誤的,他們不應該是做事滴水不漏的小大人。”
對于老人來講,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孫子的教育、人格培養等責任又有他們的父母承擔。所以作為爺爺奶奶,他們通常把“成長的因果關系”看得很淡,進而更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尹璞開玩笑,“卸下了強化教育的心理負擔,很多爺爺思維也開始變得女性化。”
究其背后的深層原因,尹璞表示,“也是出于一種彌補的心態。”自己做父母的時候,由于社會的責任、工作的壓力,內心感受的體驗與表達比較欠缺,而到了老年,從前束縛他們感受的東西漸漸沒有了,比如日常工作、人情往來、家庭負擔等等壓力都在逐漸消失,所以想去彌補自己從前所忽視的東西。
兒女總是誤讀老人的心理需要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沒有得到,而是失去。對于老人來講更是如此。”談到老人的心理需要,尹璞首先描述了老人的落寞。正值壯年的時候,無論事業上的成就還是朋友間的往來,都讓他們感覺很充實。而今這些都已成為歷史。尤其對于事業成功的男人,年輕時冷酷強悍,但到了老年,以前的角色顯然不能再扮演,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尹璞接觸過一些早年叱咤風云的人物,談及他們,尹璞說,這些人到了晚年比常人會更苦悶———他們有滿腦子的經驗與智慧,卻沒人肯聽。兒女忙于事業,不肯聽。昔日的老朋友,不是搬家離得遠了,就是去外地照顧孫子孫女了。而且,老朋友還會不斷“減員”,新朋友結交機會又越來越少。如此種種,令他們總是擔心,自己是不是沒用了?多余了?
而做兒女的,卻經常以“孝敬”之名,給老人傳達這樣的心理感受。尹璞舉例,有些兒女為了讓老人享福,不讓做這個,不讓碰那個。這樣的舉動,不僅不能讓老人感覺到享福,相反會覺得自己沒用。
還有人試圖通過把老人“帶入現代社會”,比如教老人一些高科技,傳遞一些“現代生活方式”等來填補寂寞。曾經找尹璞咨詢的一位鄭先生,在母親去世后,為自己孤獨的父親買了臺電腦。可是,老人家不但開不了竅,反而越來越郁悶,更覺得自己過時了,身體也越來越不好,似乎加快了衰老的速度。
還有一位成功人士為了孝敬父母,在郊區給老人買了套別墅單獨住。父母從此可憐透了,散步半小時見不到一個人影兒,進城走半天打不到車,母親身子骨不好,上樓到臥室都要顫顫巍巍走5分鐘。有老朋友偶爾來到,幾乎流著淚挽留:“能住這兒嗎?”“能下次再來嗎?”
尹璞告誡子輩不要以自己的方式孝敬長輩,“自己的意愿是一回事,重要的是真正去了解老人的需要。”
孩子不能變成老人但老人可以變成孩子
對于多數老人來講,孫子的到來無疑為無趣的生活投射了一道希望的光環。隨著孩子會走路、會講話,老人與隔了一輩的小娃娃日益成了朋友、伙伴。
尹璞這樣解讀老人晚年的心理需求:年輕時他們分擔家務,減輕父母的重擔;盛年時他們努力賺錢,挑起撫養的責任;工作中他們獨當一面,為單位和自己謀福利。這些時候,他們都覺得自己是重要的,被社會和家庭所需要的。隨著慢慢變老,他們逐漸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
而孩子的世界特別簡單,只要你陪他玩,滿足他,他就愿意親近你。在這種親近中,老人嘗到了一種被孫子需要與依賴的快感,而要維系這種關系,他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溺愛與放縱。
“老人可以變成孩子。”尹璞說,“我不止一次地聽到過這樣的祖孫關系,老人像保護最好的小伙伴一樣保護著孫子,有時你都看不出是誰在陪誰玩。”
而老人的這種教養方式往往與年輕人格格不入。結果就造成了:一方面,老人不滿年輕人對孩子的嚴厲,從而橫加干涉;另一方面,年輕人不滿老人對孩子的溺愛,認為這樣是耽誤了孩子。
“對病下藥”而非“對癥下藥”
“隔代教養的矛盾沖突從表面看是一種癥狀,但真正要解決問題,不是去指責父母,而是去尋找這種癥狀的真正病因。在我看來,就是滿足老人真正的心理需要。”尹璞提出。
他說,作為父母,想控制孩子的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可以和爺爺奶奶合作共同參與。實際上,兩代人對孩子的教育完全可以形成互補。比如父母教育方式過于教條,目的性過強,對孩子的心理感受比較忽視。而作為爺爺奶奶,平時相處比較多,對這方面可能了解得比較清楚,就可以適當填補孩子這方面的欠缺。
他還建議“中間輩”能夠成為平衡三代教育關系的中心,因為他們無法要求孩子,更難以苛責父母。所以,與孩子一起成為父母的朋友應該說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爭取讓老人在家里就有兩個朋友,從而建立三代人溝通的基礎。
另外,要注意父母“不愿被視為無用”的感受。有些年輕人怕父母“惹禍”,不讓父母做飯、擦地、買菜、去銀行交費、獨自使用電器等等。其實,那些損失在可控制范圍內的小事,盡可以放開讓他們做,即使辦砸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沒人愿意被視為沒用,“尤其對于男人,無論多老,都希望自己是有用的。”尹璞說,老人的生活視野豐富了,內心需要滿足了,或許也就不再為“孫子教育”問題與兒子針尖對麥芒了。